本報告內容使用 LLM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本摘要僅供參考,若有進一步需求,請查閱原始影音內容或公司官方公告。
1. 營運摘要
美亞鋼管(市:2020)於 2025 年 7 月 11 日舉行線上法人說明會,說明公司 2025 年第一季營運成果及未來展望。受全球經濟情勢及市場需求變化影響,公司第一季營收及獲利較去年同期下滑,但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等獲利能力指標則有所提升。
- 財務表現: 2025Q1 合併營收為 10.9 億元,較去年同期 14.21 億元 減少。稅後淨利為 1.57 億元,每股盈餘 (EPS) 為 0.59 元。毛利率為 16.3%,營業利益率為 9.46%,均優於去年同期表現。
- 市場挑戰: 公司面臨美國提高鋼鋁關稅、新台幣升值、越南低價不鏽鋼進口等多重衝擊,導致外銷市場萎縮,國內下游客戶採購態度趨於保守。
- 策略重點: 公司持續推動數位轉型,SAP ERP 系統已於 2025 年 5 月 1 日成功上線,期望藉此提升營運效率。同時,公司積極投入 ESG 永續發展,在溫室氣體盤查、節能減碳及公司治理方面皆有顯著進展,公司治理評鑑排名已提升至全體上市公司前 20%。
- 未來展望: 展望未來,公司對鋼鐵需求復甦抱持謹慎樂觀的態度,並將密切關注貿易壁壘成為關鍵風險的可能性。第三季為傳統淡季,加上關稅議題不確定性,市場變數仍多。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美亞為成立超過 65 年的專業鋼管製造廠,業務涵蓋鋼鐵產品製造銷售、旅館服務及不動產開發。
- 核心業務:
- 鋼鐵產品: 主要生產碳鋼鋼管、不鏽鋼鋼品及相關加工服務。產品應用於建築、機械加工、運動器材、汽機車零組件等領域。
- 旅館服務: 經營美亞商旅。
- 建設開發: 透過子公司美邑建築從事相關業務。
- 營運據點:
- 台灣: 總部位於台北,工廠設於桃園 (普新總廠、幼獅總廠),並轉投資台南的輪進公司。
- 海外: 於越南設有越南鑽石 (北越) 及越南美亞 (南越),並在泰國設有泰國廣泰。
- 業務營收分析 (2025Q1):
- 鋼鐵部門: 營收 10.4 億元,佔總營收絕大部分。與去年同期相比,營收減少約 3.2 億元,主因為不鏽鋼裁剪業務營收減少 2.6 億元,鋼管業務則減少約 6,000 萬元。
- 旅館服務部門: 營收 4,900 萬元。
3. 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數據 (2025Q1 合併損益表):
- 營業收入: 10.9 億元 (去年同期為 14.21 億元)
- 營業毛利: 1.77 億元
- 營業利益: 1.03 億元
- 稅後淨利: 1.57 億元
- 每股盈餘 (EPS): 0.59 元
- 關鍵財務數據 (2025 年 3 月 31 日 合併資產負債表):
- 資產總額: 86 億元
- 負債總額: 38 億元
- 權益總額: 48 億元
- 每股淨值: 17.77 元
- 獲利能力指標 (2025Q1):
- 毛利率: 16.3% (較 2024Q1 微幅成長)
- 營業利益率: 9.46% (較 2024Q1 成長)
- 稅後純益率: 14.42%
- 股利政策 (2024 年度):
- 2024 年度 EPS 為 3.09 元,決議配發現金股利每股 2.2 元。
- 股利配發率: 71%
- 現金殖利率: 7.84%
- 業績衰退原因:
- 2025Q1 營收較去年同期下滑,主要來自鋼鐵部門。鋼鐵銷售量從去年同期的 27,824 噸下降至 21,631 噸,減少約 6,100 噸。其中,不鏽鋼板銷售量減少 3,800 噸,是銷量下滑最主要的部分。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總體經濟環境:
- 行政院主計總處下修台灣 2025 年 GDP 預測至 3.1%,反映下半年經濟動能趨緩。
- IMF 因美國關稅政策,下修全球經濟成長率至 2.8%。
- 美國聯準會暗示年內可能降息兩次,但整體影響仍待觀察。
- 鋼鐵市場趨勢:
- 全球: 世界鋼鐵協會對未來復甦動能持保留態度,認為雖較 2024 年強勁,但低於原先預期。全球鋼鐵產能過剩態勢不變。
- 美國關稅: 美國於 6 月 4 日宣布將全球鋼鋁關稅從 25% 提升至 50%,為鋼市發展增添變數,並衝擊台灣外銷導向的機械、汽機車零件產業。
- 中國因素: 2025 年前五個月,中國鋼材出口量年增 8.9%,對全球市場形成壓力。為此,台灣財政部已決議自 2025 年 7 月 3 日起,對中國特定熱軋鋼品課徵為期四個月的臨時反傾銷稅 (19.68% 至 20.15%),預期對國內鋼鐵交易有短期正面影響。
- 國內市場: 房市交易量因信貸緊縮及關稅影響而下滑,但對現有建案用管需求影響不大。公共工程與民間建廠案能見度偏低。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數位轉型與智慧製造:
- 公司自 2024 年起導入 SAP ERP 系統,並於 2025 年 5 月成功上線,目標是透過資訊化與智慧製造提升營運效能與獲利能力。
- ESG 永續經營:
- 環境 (E):
- 完成第三年溫室氣體盤查 (ISO 14064-1),碳排放減量 12.29%。
- 汰換空壓機、升級鍍鋅製程加熱設備以提高能源效率。
- 計劃於 2025 年增設太陽能發電容量 808 kW,屆時總容量將達 2,121.11 kW。
- 增設新型污水處理與集塵設備,降低環境污染。
- 社會 (S):
- 重視職安、人才培育,並提供性別平等的友善職場。
- 積極培養外籍幹部,協助其融入台灣社會。
- 治理 (G):
- 已出版第二本 ESG 永續報告書。
- 2024 年度公司治理評鑑排名自第三級距提升至第二級距 (前 20%)。
- 完成 2024 年度董事會績效評估。
- 環境 (E):
- 海外事業:
- 2025Q1 海外事業 (越南、泰國) 合計銷售量約 6,400 噸,營收 3.43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主因為高附加價值產品銷售增加。
6. 展望與指引
公司未提供具體的財務預測,但就市場趨勢提出以下看法:
- 短期展望:
- 第三季為傳統產業淡季,加上台灣雨季及歐美暑休,需求預期放緩。
- 美國關稅政策、新台幣匯率及原物料價格波動仍是主要不確定因素。
- 國內電費及碳費上漲,將增加傳統產業的經營壓力。
- 機會與風險:
- 機會: 台灣對中國鋼品課徵反傾銷稅,短期內有助於穩定國內市場秩序。AI 與半導體產業仍是支撐台灣經濟的主要動能。
- 風險: 全球貿易壁壘、地緣政治風險 (俄烏戰爭、中東局勢) 及全球鋼鐵產能過剩問題,將持續影響市場。下游產業需求保守,訂單能見度低。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