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官田鋼營運摘要
- 2025 上半年營運表現:公司 2025 上半年合併營收為 14.2 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的 15.8 億元,年減約 10%。營業毛利為 1,100 萬元,較去年同期的 1.5 億元大幅下滑。綜合損益總額為 -8.6 億元,主因包含會計上需提列的未實現損益。
- 主要發展項目:公司正積極建置位於臺南麻豆工業區的儲能廠,相關土木工程與設備已陸續進場,預計於 2026 年下半年完工。此項投資是公司未來發展的重要佈局。
- 未來展望:總經理表示,由於國際局勢變化及整體大環境影響,傳統產業市況普遍低迷,參考龍頭廠中鋼的營運狀況,預期 2025 下半年市場難有明顯好轉。
2. 官田鋼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 核心業務:官田鋼為成立 52 年的鋼鐵製造商,主要從事盤元再加工業務,將原料加工為鍍鋅線材、球化線材,並進一步延伸至下游的螺絲、螺桿(牙條)等產品。
- 公司架構:目前採「三廠一處」的營運架構。
- 台南總管理處:位於台南市南區。
- 麻豆廠:生產球化線材與鍍鋅線材。鍍鋅線材主要應用於農業、畜牧業的圍籬及建築鷹架捆綁;球化線材則為螺絲廠的原料。
- 加工廠:位於官田廠區,生產螺桿(牙條)與螺絲,並設有熱處理產線。螺桿主要用於建築業的管路吊掛與板模鎖固;螺絲產品以木螺絲及自攻螺絲為主,幾乎全部外銷。
- 儲能廠:位於麻豆工業區,目前仍在建置中,為公司跨足能源領域的新業務。
- 業務現況:
- 官田軋鋼廠:自 2020 年起,已出租予台灣鋼鐵集團旗下的易昇鋼鐵。
- 內外銷比重:以本業而言,內銷佔約八成,外銷佔約二成。外銷比例從過去的 5% 提升至目前的 20%,主要由加工廠的螺絲外銷業務貢獻。
3. 官田鋼財務表現
根據公司於法說會揭露之 2025 上半年合併財報:
- 資產負債狀況 (截至 2025 上半年底):
- 資產總計:132.68 億元,年增約 13 億元。其中非流動資產增加近 13 億元 (年增 16%),主要係因投資建置儲能廠,相關設備與工程款項陸續認列。
- 負債總計:63.7 億元,年增約 17 億元。主因是為支應儲能廠投資而增加的短期借款 (年增 26%) 與長期借款 (年增 54%)。
- 權益總計:68.97 億元。
- 損益表現 (2025 上半年累計):
- 營業收入:14.2 億元,年減 10%。
- 營業毛利:1,100 萬元,較去年同期的 1.5 億元顯著減少,反映市場售價與庫存成本壓力。
- 綜合損益總額:-8.6 億元。公司說明,此數字除了本業營運狀況外,亦包含帳上提列的未實現投資損益。
- 所得稅:公司提及上半年繳納了約 1,000 多萬元的所得稅。
備註:法說會中揭露的綜合損益總額為負數,但同時提及有繳納所得稅,兩者資訊存在不一致,可能係因本期淨利與其他綜合損益 (OCI) 的差異所致,需以公司正式財報為準。
4. 官田鋼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產品應用與市場:
- 螺桿 (牙條):分為公制的尖牙牙條 (用於空調、消防管路吊掛) 與英制的珠牙牙條 (用於建築工地鎖固板模)。
- 螺絲:主要生產木螺絲 (用於木製傢俱、木造房屋) 與自攻螺絲 (用於建築鋼板、屋頂鎖固)。螺絲產品以美加及歐洲為主要外銷市場。
- 市場趨勢:公司透過從盤元延伸至螺絲、螺桿等終端產品,旨在更貼近市場直接使用者,以穩定銷售通路與營業額。外銷螺絲業務的成長,成功將公司整體外銷佔比自 5% 提升至 20%。
5. 官田鋼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核心策略:持續深化「盤元再加工」策略,延伸產品鏈,提高附加價值,並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 長期發展:
- 儲能業務:為配合政府能源政策,公司投入建置儲能廠,向臺達電等廠商採購設備。此為公司重要的長期投資與多元化佈局,預計 2026 年下半年完工後將成為新的營運支柱。
- 產品優化:加工廠採用較新穎的集成設備,注重環保與廢棄物處理,確保廠區環境與員工健康。
6. 官田鋼展望與指引
- 短期展望:管理層對 2025 年下半年鋼鐵本業的景氣看法趨於保守。總經理指出,在國際局勢不穩及大環境需求低迷下,短期內傳統產業難見復甦跡象。
- 機會與風險:
- 機會:儲能廠的建置是未來重要的成長動能;螺絲外銷業務的持續拓展有助於優化產品組合與營收結構。
- 風險:全球鋼鐵市場景氣循環、原物料成本波動以及終端需求疲軟,將持續對公司本業的營收及毛利造成壓力。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