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 營運回顧與展望:2023 年鋼鐵業景氣低迷,公司透過降本增利順利度過產業寒冬。第四季市場已出現有感的溫和回升,公司對 2024 年展望樂觀,認為將是平順且優於 2023 年的一年。依據鋼鐵業約三年的循環週期判斷,繼 2021 年高峰後,2024 年景氣值得期待。
- 策略核心:公司揭示新願景「在強不在大」,確立「高值化精緻鋼廠」與「發展綠能產業」為兩大發展主軸,並推動「數位、低碳、供應鏈」三大轉型,以強化核心能力及差異化競爭優勢。
- 精緻鋼品成果顯著:2023 年前三季,精緻鋼品銷售量佔比僅 7.6%,但毛利佔比高達 86.47%,顯示其高附加價值對獲利的巨大貢獻。公司目標 2024 年將精緻鋼品銷售佔比提升至 9.5%,預計可增加毛利約 7.2 億元。
- 降本成效:過去一年,公司透過各項降本措施,節省成本達 83 億元,創下歷史新高,為營運提供重要支撐。
- 綠能事業進展:離岸風電「中能風場」建置進度順利,預計 2024 年可如期併網,為集團帶來穩定的再生能源收入。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 核心業務:中鋼的核心業務為鋼鐵產品的生產與銷售,近年策略重心已從追求產量轉向提升產品價值,專注於高技術含量、高獲利能力的「精緻鋼品」。
-
精緻鋼品組合:公司定義出八大類精緻鋼品,涵蓋電動車、國防、綠能及高階手工具等領域。
- 超能效電磁鋼:作為電動車馬達關鍵材料,已與多家國際知名車廠(如 T 公司、德系 A、V、P 公司及日系 M 公司)合作。中鋼在全球電動車馬達用鋼市場的市佔率接近 20%,展現其在利基市場的領導地位。
- 跨世代車用鋼:開發出兼具高強度與高延展性的先進高強鋼,已取得全球 27 家車廠、275 項產品認證,有助於汽車輕量化與節能減碳。
- 尖端超強韌鋼:為國防產業關鍵材料,應用於雲豹甲車及國造潛艦「海鯤號」,毛利率接近 50%,是公司獲利最高的產品之一。
-
用鋼產業升級計畫:秉持「下游好、客戶好,中鋼會更好」的理念,推動供應鏈轉型。
- 過去數年,已籌組 16 個研發聯盟,整合 66 家廠商及學研單位,投入 14 億元研發經費,開發出 58 項核心技術,創造年效益超過 500 億元。
- 成功協助台灣手工具及扣件(螺絲螺帽)產業聚落提升競爭力,產值穩定增長。
3. 財務表現
- 關鍵獲利驅動:公司的獲利重心明確轉向高毛利的精緻鋼品。2023 年前三季,精緻鋼品以 7.6% 的銷售佔比,貢獻了 86.47% 的毛利,有效對抗整體市場的不景氣。
- 成本與利差:2023 年鋼鐵業面臨原料成本高漲而售價下跌的雙重壓力,導致利差被嚴重壓縮。展望 2024 年,預期原料價格將趨於穩定,而鋼價溫和上漲,利差 (Margin) 有望擴大。
- 降本效益:公司在過去一年成功節省 83 億元成本,此為公司史上最高的年度降本績效,對穩定財務表現至關重要。
-
綠能事業貢獻:
- 中能離岸風場:預計 2024 年併網後,年發電量約 11.5 億度,預估前 10 年每年可貢獻營收約 69 億元。該投資案的內部報酬率 (Equity IRR) 預估約 15%。
- 太陽光電:子公司中鋼光能累計至 2023 年 11 月,售電收入已達 24.83 億元。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全球鋼市展望:世界鋼鐵協會 (worldsteel) 預測 2024 年全球鋼鐵需求將增長 1.9%,增加約 3,460 萬噸。中鋼經營團隊認為,此預測基於市況較差時的數據,預期明年 4 月將會向上修正。
-
市場有利因素:
- 美元指數走弱: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 (Fed) 明年將降息,美元指數已自高點回落。美元與鋼價呈高度負相關(相關係數近 -80%),有利於鋼價回升。
- 主要市場復甦:北美汽車業需求回溫,印度及東南亞市場需求強勁。中國大陸的鋼鐵「平控」政策效果顯現,產量與庫存下降,有助於市場供需平衡。
- 鋼價趨勢:美國熱軋鋼價自 9 月以來已上漲超過 400 美元/噸 (漲幅 64%),歐洲亦有顯著漲幅。預期亞洲熱軋價格很快將達到 700 美元/噸。
-
產品發展:
- 碳中和鋼品:推出經 BSI 認證的碳中和鋼品,透過製程減碳並搭配碳權抵換,協助下游客戶生產碳中和終端產品,共創綠色商機。
- 協同研發 (EVI):與客戶緊密合作,共同開發符合其需求的產品,如為 T 公司開發電動車馬達專用電磁鋼片,不僅創造產品價值,也鞏固了客戶關係。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中鋼以「一個理念、兩個主軸、三個轉型」為未來發展藍圖,規劃十項策略與百項行動方案。
-
兩大主軸:
- 高值化精緻鋼廠:持續提升精緻鋼品佔比,專注於高獲利產品的開發與銷售。
-
發展綠能產業:
- 太陽光電與儲能:持續建置太陽能案場,目標 2033 年總設置量達 120MW 以上,並搭配儲能系統,參與台電電網服務。
- 離岸風電:透過「中能風場」開發及「興達海基」水下基礎製造,深化在離岸風電產業鏈的佈局。興達海基已籌組「南方聯盟」,整合資源以應對未來更大型風機的製造需求。
-
三大轉型:
- 供應鏈轉型:透過「用鋼產業升級」、「節能服務團」及「碳管理輔導團」,協助整體產業鏈提升競爭力,創造共榮生態系。2023 年已完成 22 家廠商的碳管理輔導。
- 數位轉型:廣泛應用 AIoT 技術於生產、營運及管理,已完成 133 項專案,年效益達 12 億元。成功案例包括高爐煉鐵智慧中心與加熱爐智能溫控系統。同時,已導入生成式 AI 技術以提升營運效率。
-
低碳轉型:
- 短程目標:加大節能減碳力道,2021-2022 年減碳幅度達 2.1%,為過去平均值的 3.2 倍。
- 中長程路徑:規劃以「先低碳、再零碳」兩階段達成 2050 碳中和目標。技術路徑包括高爐添加還原鐵、噴氫取代燃煤、鋼化聯產及碳捕捉封存 (CCUS) 等八項前瞻技術。
- 技術佈局:已成立氫能冶煉研究中心,並積極評估於澳洲、馬來西亞等地投資設廠,以取得實踐碳中和所需的還原鐵 (HBI)。
6. 展望與指引
-
短期市場展望:
- 2024Q1:預期鋼市將「穩定向上」。
- 2024Q2:為傳統旺季,表現有望優於第一季。
- 年度銷售指引:董事長預估,2024 年中鋼(僅上市公司本身,不含中龍)的銷售量將在 800 萬噸以上,重點在於提升高價值「精緻鋼品」的比重。
-
需關注的關鍵因素:
- 總體經濟:美國的降息時程與幅度、中國大陸的房地產市場狀況。
- 地緣政治風險:通膨、利率及戰爭等不確定性因素仍需持續觀察。
7. Q&A 重點
-
Q1: 關於增用廢鋼的雜質問題如何克服?明年銷售量預估?離岸風電對營收及毛利率的貢獻?
A1:
- 廢鋼:廢鋼的品質與來源至關重要。除了篩選優質來源,未來也會參考日本採用 AI 辨識等先進技術來處理雜質問題。公司已成立專案小組,積極佈局廢鋼來源。
- 銷售量:2024 年中鋼(上市公司)的銷售量目標為 800 萬噸以上。
- 離岸風電:中能風場是第二階段潛力場址,與台電的躉購費率為 5.516 元/度,當初投資決策基於 Equity IRR 約 15% 的財務模型。預期明年能如期如實併網,達成建置目標。
-
Q2: 公司高毛利的「精緻鋼品」是基於何種關鍵技術來維持競爭力?
A2:
- 關鍵在於結合「技術領先」與「製造優越」。首先,研發團隊需開發出獨特的鋼品成分配方與冶金製程條件。
- 其次,生產部門需有能力將研發成果穩定、高品質地製造出來。
- 最重要的是透過與客戶的協同研發 (EVI),深入了解客戶需求,協助客戶善用材料創造其終端產品的價值。有價值才有價格,這是精緻鋼品高獲利的基礎。例如,協助手工具、螺絲產業開發航太或車用等級的特殊鋼材。
-
Q3: (現場提問,但未於錄音中完整收錄,根據後續回答推斷問題與精緻鋼品及客戶合作有關)
A3:
- (董事長補充) 與 T 公司的合作就是一個典型案例,中鋼早期就與其共同開發電動車馬達所需的薄頂規電磁鋼片,甚至參與了部分規格的制定。這使得中鋼雖然總產量不到全球 1%,但在高階電磁鋼片市場卻能佔有 20% 的領先地位。核心理念是「產業升級,材料先行」,中鋼提供先進材料,幫助下游客戶轉型升級,共同創造市場。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