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永豐餘投控 2018 年合併營收創歷史新高,達 764.4 億元,年增 14.5%,主要受惠於各事業群的營運規模擴大。然而,因全年原物料成本高漲,以及第四季原物料價格驟跌導致庫存成本偏高,侵蝕獲利,全年營業利益率降至 3.1%。業外方面,受惠於股利收入及權益法認列的投資收益挹注,表現優於前一年度。
-
2018 全年度:
- 合併營收:764.4 億元,年增 14.5%。
- 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4.4 億元,年減 10.4%。
- 每股稅後盈餘 (EPS):0.87 元。
-
2018Q4:
- 合併營收:196 億元,為歷史次高,年增 9.1%。
- 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 億元,年增 18.1%。
- 每股稅後盈餘 (EPS):0.06 元。
- 股利政策:董事會決議配發現金股利 0.6 元,配發率約 69%。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永豐餘投控旗下業務主要分為四大事業群,各事業群 2018 年營收均實現成長。
-
漿紙事業群:
- 業務內容:銷售文化用紙、特殊用紙及紙漿。主體為中華紙漿。
- 2018 年表現:上半年需求穩健,第四季受國際市場需求疲弱影響,但全年營收仍成長 4.9%。
-
工紙紙器事業群:
- 業務內容:製造與銷售紙箱用紙、紙箱及紙盒。
- 2018 年表現:為成長最快的事業群,營收年增 26.7%。主要受惠於台灣新屋廠產能開出、越南紙器需求成長,以及中國大陸市場的穩健表現。
-
消費品事業群:
- 業務內容:製造與銷售衛生紙等家庭用紙及清潔用品。
- 2018 年表現:營收年增 6.5%。台灣地區銷售量顯著成長;中國地區則進行通路調整,雖營收未大幅成長,但獲利結構顯著改善。
-
其他事業群:
- 業務內容:包含醫療手套用的乳膠材料(申豐特用應材)、無線射頻標籤(永道)及其他產品設計服務。
- 2018 年表現:營收年增 10.5%。其中,申豐因客戶擴廠需求,營收年增 24%;永道受惠於物流、生產管理等應用需求穩健,營收年增 4.9%。
3. 財務表現
-
2018 全年度關鍵財務數據:
- 營業收入:764.4 億元,年增 14.5%。
- 營業毛利:116.9 億元,年減 2.7%。毛利率為 15.3%,較去年同期的 18.0% 下滑 2.7 個百分點。
- 營業淨利:23.6 億元,年減 20.3%。營業利益率為 3.1%,較去年同期的 4.4% 下滑 1.3 個百分點。
- 歸屬母公司淨利:14.4 億元,年減 10.4%。
- 每股稅後盈餘 (EPS):0.87 元。
-
2018Q4 關鍵財務數據:
- 營業收入:196 億元,年增 9.1%。
- 營業毛利:30.1 億元,年減 5.8%。
- 營業淨利:4.8 億元,年減 37.8%。
- 歸屬母公司淨利:1 億元,年增 18.1%。
-
驅動與挑戰因素:
- 獲利挑戰:2018 全年面臨原物料成本(漿價、回收紙)高漲的壓力。第四季雖部分原料價格驟跌,但因高價庫存去化不及,導致銷貨成本偏高,嚴重影響毛利率表現。
- 費用控制:儘管營收規模擴大,但營業費用僅成長 3.1%,顯示公司在管銷費用上進行了有效的控制。
- 業外收益:2018 年營業外收支淨額為 5.66 億元,較 2017 年大幅好轉。主要貢獻來自:
- 股利收入:5.66 億元,主要來自永豐金的股利。
- 權益法投資收益:4.8 億元,主要來自轉投資事業元太科技的良好表現。
- 匯率避險:公司採取謹慎的避險策略,將匯率波動對營運的影響降至最低。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子公司永道上市規劃:
- 業務狀況:永道(無線射頻標籤)所處產業趨勢良好,成長力道強勁,近年持續擴充產能。
- 上市進度:計畫於中國大陸上市以結合外部資金加速發展。原預計 2019Q1 末或 Q2 初有初步結果,但進度略有推遲,可能延至 Q2。上市地點初步規劃為上海交易所科創板,但尚未最終確定。
-
市場佈局:
- 台灣市場:工業用紙市場已趨於飽和,公司的投資主要為舊產能汰換與效率提升,而非大規模擴產。
- 東南亞市場:公司高度關注東協市場,特別是越南及其周邊地區,策略上將配合客戶的供應鏈轉移,進行在地化佈局。
- 中國大陸市場:
- 消費品:策略轉型,從過去的品牌經營轉向生產高附加價值的原紙,以提升毛利、降低通路費用。
- 工紙紙器:大部分紙器廠已實現獲利。主要挑戰來自揚州廠,因缺乏進口廢紙配額,在原料成本上處於競爭劣勢。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揚州廠改善策略:
- 原料問題: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包括就地取得原料,並觀察進口與中國本地回收紙(OCC)價差縮小的機會。
- 內部管理:持續精進生產流程與內部管理,提升營運效率。
- 產品差異化:不會以規模經濟與同業競爭,而是專注於垂直整合與利基型產品,例如將生物製漿(N-pulp)技術應用於工業用紙,創造環保附加價值。
-
資源循環與永續發展:
- 公司計畫在工紙事業群推動製程與料的資源化,目標是將廢棄物轉為燃料(如造粒)、水資源循環利用、以及利用沼氣發電等,打造綠色循環經濟模式,提升產品價值。
-
產品組合優化:
- 消費品:持續開發與推廣更高階的紙品與潔品,以提升獲利貢獻。
- 漿紙:面對漿價波動,將彈性調整產品結構,聚焦高毛利、高技術的特殊紙品。
6. 展望與指引
- 漿紙事業群:將彈性調整產品結構,開發新產品,聚焦高毛利、高技術的紙品佈局,以應對漿價波動的成本壓力。
- 工紙紙器事業群:持續推動各廠營運效率改善,並規劃投資製程與料的資源化,以減少水電耗用,進一步降低成本。
- 消費品事業群:持續推廣高階紙品與潔品,降低成本,並調整通路組合,以提升獲利貢獻。
- 中國消費品業務:預期 2019 年營運將有正面翻轉,主要因策略轉型,獲利結構改善。
7. Q&A 重點
-
Q:請說明子公司永道的營運狀況及上市規劃進度?
A:永道所處的 RFID 產業趨勢良好,成長力道強勁。為加速發展,規劃在中國大陸上市。目前進度較預期延後,可能推遲至 2019Q2。上市地點首選為上海科創板,但尚未定案。永道目前實收股本約 1.94 億人民幣,過去主要依靠盈餘進行再投資擴產。
-
Q:部分同業規劃回台投資,永豐餘是否有相關計畫?對市場產能有何影響?
A:目前同業回台投資多集中在工業用紙領域,而台灣工紙市場已飽和。永豐餘近年的投資(如新屋廠)主要是汰舊換新,對市場總產能增加有限。公司認為在台大規模擴產效益不大,對於海外市場,會優先考慮直接到當地(如東南亞)設廠,以就近服務客戶。
-
Q:揚州廠是否考慮處分?
A:目前沒有討論到這一點。
-
Q:若撇除廢紙進口限制的成本因素,揚州廠與同業的製程成本差異大嗎?
A:差異不大。除了一號紙機較老舊、效率稍弱外,二、三號機規格正常。永豐餘在中國的策略不是靠規模競爭,而是透過垂直整合與利基產品(如添加 N-pulp)來創造差異化。
-
Q:消費品事業去年表現不錯,原因為何?是否可持續?
A:去年因原物料上漲,市場價格有做調整,使利潤空間拉開。公司策略是持續推出高附加價值的新產品,以維持獲利。此外,中國消費品業務在調整通路、轉向高附加價值原紙後,費用率降低,預期 2019 年的營運會有正面翻轉,對整體獲利有幫助。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