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永豐餘 2016 年第二季合併營收為 158.3 億元,季增 5.4%,但年減 0.9%。營業毛利為 26.59 億元,毛利率 16.8%,營業淨利為 4.23 億元,季增 65.6%,但年減 18.0%。歸屬於母公司稅後淨損為 1.16 億元,每股稅後虧損 (EPS) 為 -0.07 元。
-
各事業部表現:
- 消費品事業部:營收成長顯著,2024Q2 營收達 31.06 億元,年增 13.9%,主要受惠於中國市場拓展電商通路有成。
- 工紙紙器事業部:面臨較大挑戰,2024Q2 稅後虧損擴大至 4.77 億元,主要受揚州廠在生產、銷售及管理方面的調整影響。
- 漿紙事業部:營運相對穩健,但獲利較去年同期下滑。
- 未來展望:公司營運重點在於持續改善揚州廠的營運效率,透過穩定生產品質、優化產品組合及強化內部管理,以提升工紙事業部的獲利能力。同時,消費品事業將繼續深化在中國的電商通路佈局,作為未來主要的成長動能。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永豐餘主要業務分為三大事業部,各事業部營運獨立,並以稅後損益作為績效衡量指標。
-
漿紙事業部:
- 業務內容:製造與銷售紙漿、印刷書寫用紙及包裝用紙與紙板。
- 營運表現:2024Q2 營收為 61.36 億元,佔總營收 39%,年減 2.3%。稅後淨利為 2.25 億元,較前一季及去年同期均下滑。
-
工紙紙器事業部:
- 業務內容:製造與銷售紙箱用紙、紙箱、彩盒及食品容器。
- 營運表現:2024Q2 營收為 52.88 億元,佔總營收 33%,年減 6.1%。此部門為目前主要的虧損來源,稅後淨損達 4.77 億元。虧損主因來自揚州廠的營運調整,涵蓋生產流程、品質穩定性及銷售定價策略等多個層面。台灣市場因競爭格局穩定,利潤表現優於競爭激烈的中國大陸市場。
-
消費品事業部:
- 業務內容:製造與銷售家庭用紙及清潔用品。
- 營運表現:2024Q2 營收為 31.06 億元,佔總營收 20%,年增 13.9%,為三大事業部中成長最強勁者。稅後淨利為 900 萬元。成長動能主要來自中國市場,透過積極拓展電商通路,有效降低費用率並提升營業利益。
3. 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指標 (2016Q2):
- 營業收入:158.3 億元 (季增 5.4%,年減 0.9%)
- 營業毛利:26.59 億元 (毛利率 16.8%)
- 營業淨利:4.23 億元 (營益率 2.7%)
- 歸屬母公司淨損:1.16 億元
- 每股稅後虧損 (EPS):-0.07 元
-
上半年累計財務表現 (2016 前二季):
- 營業收入:308.44 億元 (年減 0.3%)
- 營業淨利:6.71 億元 (年減 14.4%)
- 歸屬母公司淨損:2.35 億元
- 每股稅後虧損 (EPS):-0.14 元
-
驅動因素與挑戰:
- 成長驅動:消費品事業部在中國市場的電商通路策略成功,帶動營收顯著成長。
- 主要挑戰:工紙紙器事業部的揚州廠面臨生產品質不穩、銷售定價競爭力不足及庫存管理效率不佳等多重問題,導致該部門嚴重虧損,拖累集團整體獲利表現。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通路策略:在中國大陸市場,消費品事業部(包含衛生紙與清潔用品)積極轉向電商通路。此策略不僅擴大了市場覆蓋範圍,也因費用結構較傳統賣場通路更具優勢,成功提升了營業利益。旗下「五月花」等品牌在部分電商平台的衛生紙品類中,排名已進入前三名。
-
市場競爭:
- 工紙市場:台灣工紙市場由三大主要廠商主導,市場秩序與產品價格相對穩定,使台灣廠區的利潤表現優於大陸。相較之下,中國大陸市場競爭極為激烈,對產品定價與利潤空間造成較大壓力。
- 產品組合:工紙產品線複雜,從低階的網路購物紙箱到高階的 3C 產品包裝用紙,規格與利潤各不相同。公司正努力調整揚州廠的產品組合,找出成本較低且售價穩定的產品,以拉大獲利空間。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揚州廠改善計畫:公司將改善揚州廠的營運效率視為首要任務,策略涵蓋三大面向:
- 生產面:重點在於改善生產製程的控制,確保產品品質的穩定性,而非硬體設備問題。目標是讓各類紙種的品質維持在一致水準。
- 銷售面:待生產品值穩定後,將能制定更具競爭力的定價策略,並根據市場回饋,調整生產高利潤的產品組合。
- 管理面:強化原物料採購驗收、庫存管理(如降低庫存天數)以及應收應付帳款天期管理,全面提升營運效率。
- 長期發展:消費品事業部將持續深耕電商通路,利用其低費用、高效率的特性,擴大在中國市場的市佔率與獲利能力,作為集團未來穩健的成長引擎。
6. 展望與指引
公司未提供具體的財務預測數據。然而,從管理層的說明可歸納出以下展望:
- 短期挑戰:工紙事業部揚州廠的調整仍是影響公司短期獲利的關鍵。改善計畫需要時間落實,預期該部門的虧損情況將逐步改善。
- 成長機會:消費品事業部預期將維持強勁的成長動能,特別是在中國電商市場的滲透率持續提升,有望為公司貢獻穩定的現金流與獲利。
- 整體展望:公司整體營運表現將取決於揚州廠改善計畫的執行成效,以及消費品事業部成長動能的延續性。
7. Q&A 重點
Q1:能否提供工紙與消費品事業的毛利率狀況?
A:工紙事業群:2016Q2 毛利率 (GP) 約 12% 至 13%,較 Q1 的 11% 多回升近 1 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率 (OP) 約 -1% 多,相較 Q1 的 -3% 至 -4% 有所改善。但與去年同期的 13% 至 14% 相比仍有約 1% 的差距。
消費品事業群:兩岸毛利率差異大。台灣地區毛利率可達 30% 以上;大陸地區約 23% 至 24%。大陸雖然因原紙銷售佔比提升使毛利率下降,但因費用率也大幅減少,營業利益 (OP) 反而提升。合併兩岸後,2016Q2 整體營業利益率 (OP) 約 4% 至 5%。
Q2:提到中國清潔用品走電商通路能節省費用,但為何衛生紙等生活用品不是一起在賣場或電商購買?中國市場為何有此現象?
A:說明是目前公司的消費品,包含衛生紙和清潔用品,都已積極拓展電商通路。旗下「五月花」品牌在中國電商平台的衛生紙品類中,排名已進入前三名。
Q3:走電商通路成本降低,能否說明傳統通路與電商通路的抽成比例差異?
A:無法提供具體的通路費用數字,因其屬商業機密。但可以確定的是,拓展電商通路策略確實提升了公司的獲利能力。
Q4:工紙事業能否細分為造紙和紙器?兩岸的利潤率是否有明顯差異?
A:手上沒有細分後的數字。但整體而言,台灣工紙市場的利潤表現優於大陸。原因是台灣市場由三大廠主導,生產秩序和產品價格較穩定;而大陸市場競爭激烈,壓縮了利潤空間。
Q5:揚州廠在產銷方面的調整遇到哪些具體問題?未來改善方向為何?
A:揚州廠的問題是全面性的,涵蓋生產、銷售、管理三個層面:
- 生產面:主要問題在於生產製程控制不佳,導致產品質量不穩定,這並非單一紙機的設計問題,而是流程管理的問題。
- 銷售面:由於產品質量不穩,影響了銷售定價的競爭力。
- 管理面:在原物料採購、庫存天數管理、應收應付帳款管理等方面都有改善空間。
改善方向:目前正逐步落實各項改善措施,目標是先穩定生產品質,進而讓銷售定價策略更清晰,同時強化各項內部管理指標,以提升整體營運效率。
Q6:生產面的問題主要來自三號機嗎?
A:不是單一紙機的問題,而是全面性的生產流程管理問題,需要進行程序與流程上的改善。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