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永豐餘 2014 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新台幣 444.25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5%。營業毛利為 65.81 億元,年增 11%,毛利率自 14.0% 提升至 14.8%。營業利益為 2.64 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的 0.99 億元顯著成長 167%,營業利益率由 0.2% 提升至 0.6%。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為 1.63 億元,EPS 為新台幣 0.1 元。
展望第四季,公司預期將進入傳統旺季,其中家品與文化用紙(華紙)業務預期表現將優於前三季。工紙事業部則面臨揚州新產能的學習曲線挑戰,其產能稼動率的提升速度將是影響該事業部獲利的關鍵因素。公司目前的核心目標是盡快提升揚州新紙機的生產效率,並整合下游紙器廠的需求。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永豐餘主要事業體分為漿紙、工紙紙器及家品三大事業部。根據 2014 年前三季營收比重,工紙紙器事業部佔比最高,達 50.0%,其次為漿紙事業部佔 34.5%,家品事業部佔 15.4%。
- 漿紙事業部:透過持股 56.9% 的中華紙漿(1905 TT)營運,年產能合計 97.7 萬噸(台灣紙與紙板 59 萬噸、紙漿 26 萬噸;大陸鼎豐紙漿 12.7 萬噸)。
- 工紙紙器事業部:為集團營收主力。工紙年產能 166.4 萬噸(台灣 69.8 萬噸、大陸 96.6 萬噸);紙器年產能 166.6 萬千平方公尺(台灣 47.6 萬、大陸 97 萬、越南 22 萬)。在中國大陸採垂直整合模式,由揚州造紙廠供應下游紙器廠。
- 家品事業部:年產能 21.9 萬噸(台灣 7 萬噸、大陸 14.9 萬噸)。看好中國大陸消費市場的成長潛力,持續進行產能擴充,品牌以「五月花」為主,銷售集中於華東地區。
公司已完成組織架構調整,將三大事業部分割為獨立的控股架構,旨在讓各事業體能獨立發展、制定不同市場策略,並為未來可能的 IPO 或策略聯盟奠定基礎。
3. 財務表現
-
2014 年前三季關鍵財務數據:
- 營業收入淨額:444.25 億元,年增 5%
- 營業毛利:65.81 億元,年增 11%
- 營業毛利率:14.8% (去年同期為 14.0%)
- 營業利益:2.64 億元,年增 167%
- 營業利益率:0.6% (去年同期為 0.2%)
- 歸屬母公司淨利:1.63 億元
- 每股稅後盈餘 (EPS):0.1 元
-
業務表現分析:
- 工紙事業部:目前合併毛利率約在 14-15% 之間,低於過去較佳時期的 16-17%。公司說明,利潤率下滑主因是揚州新設的 45 萬噸產能仍在學習曲線上,尚未完全發揮效益,而非市場需求疲軟或價格競爭所致。
- 家品事業部:費用率約在 25-26% 左右。儘管中國整體經濟成長放緩,但家庭用紙的需求仍持續增加。
- 權益法與子公司收益:2014 年前三季,上智生技創投因處分中裕等投資,認列利益達 1.15 億元,為業外收益主要貢獻。其他重要子公司如申豐化工、永道無線射頻及 YFY Jupiter 均維持獲利;而元太科技、廣東鼎豐紙業及中華紙漿則呈現虧損,但虧損金額較去年同期收斂。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中國大陸市場:
- 工紙:市場供需大致平衡,雖有價格競爭,但不如過往激烈。產業結構調整對區域性影響較大,但整體未出現如 2008 年的系統性風險。
- 家品:受惠於人均用紙量持續成長,市場需求穩定增加,不受經濟成長放緩影響。公司策略性擴充產能以滿足市場需求,同時在部分地區採取銷售中間財(原紙)的策略,以降低行銷費用並維持獲利穩定。
- 電子商務:網購市場帶動了包裝紙箱的需求,但公司認為這類紙箱的利潤並不具吸引力,相較於 3C 產品等高附加價值包裝,利潤空間有限。各廠會依自身獲利狀況決定是否承接相關訂單。
-
海外併購:
- 旗下從事產品包裝設計的捷比達公司 (Jupiter),於 2014 年中併購英國同類型公司 Prestige,將業務觸角從原有的美洲與大中華區,擴展至英國、歐洲及澳洲,完成全球化佈局。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組織架構調整:
- 將漿紙、工紙、家品三大事業部獨立為不同控股公司,賦予其獨立的營運決策權。此舉旨在提升經營彈性、釐清各事業部績效,並為未來引進策略夥伴或進行 IPO 創造有利條件。公司強調,此架構雖具備 IPO 條件,但目前並無明確的上市時間表或獲利要求。
-
產能擴充計畫:
- 為因應市場需求,公司有多項重大資本支出計畫正在進行,均為產能擴充而非汰舊換新。
- 工紙:新屋廠 3 號紙機,投資 40 億元,規劃年產能 30 萬噸,預計 2016Q3 投產。
-
家品:
- 台灣清水廠:投資 8 億元,年產能 3.6 萬噸,預計 2015Q4 投產。
- 大陸鼎豐廠:投資 15 億元,年產能 4.5 萬噸,預計 2015Q4 至 2016Q1 陸續投產,將強化華南地區的佈局。
-
生技投資:
- 透過上智生技創投進行佈局,其定位為永續經營的控股平台,而非傳統創投,不會預設特定出場時間。對於中裕的處分是基於市場狀況的決策,未來對亞諾法、百丹特等持股的操作,將由專業經理人依市況決定。
6. 展望與指引
-
第四季展望:
- 第四季為造紙業傳統旺季,預期家品與文化用紙(華紙)業務將有良好表現。
- 工紙事業部的表現存在不確定性,關鍵在於揚州新產能的提升速度。若能順利拉升產量與效率,並與下游紙器廠妥善配合,則營運數字有望擺脫 2024Q2 及 2024Q3 的較低水準。
-
長期成長動能:
- 中國大陸家品市場的持續成長,以及公司在華東、華南地區的產能佈局,將是未來成長的主要驅動力。
- 工紙事業部透過垂直整合模式,鞏固市場地位,待新產能效益顯現後,有望帶動利潤率回升。
7. Q&A 重點
-
Q1: 家品事業部的費用率大概是多少?
A1: 大約在 25-26% 左右。
-
Q2: 揚州工紙廠 96 萬噸的產能,目前的實際產量是多少?
A2: 96 萬噸產能中,扣除 6.6 萬噸的秸稈生物製漿,剩下 90 萬噸。
- 一期舊產能 (45 萬噸):由兩部紙機組成,目前年產量約 36-37 萬噸。
- 二期新產能 (45 萬噸):為一部新的 3 號紙機,目前仍在產能提升階段,月產量已接近 3 萬噸。均衡狀態下,目標月產量應達到 3.5 萬噸以上,年產能約 40-44 萬噸。
-
Q3: 揚州 3 號機下半年的產能利用率,與預期目標差距多少?
A3: 預期的產能利用率約在 80-90% 之間。目前該產線仍在學習曲線上,數字持續變動,因此現在的利用率並非最終狀態,公司正努力朝目標邁進。
-
Q4: 對第四季的展望如何?
A4: 第四季是傳統旺季。華紙(文化用紙)預期不錯;家品也預期會比前三季好。工紙事業部是比較大的變數,因為揚州新產能的投產對市場有影響,其表現取決於新產能的拉升速度。
-
Q5: 工紙毛利率從過去的 16-17% 降至 14-15%,主要是因為華東經濟放緩,還是揚州新產能的問題?
A5: 目前來看,主要是揚州 3 號機尚未完全發揮效益所致。觀察同業並未出現同步下滑,且市場上沒有出現大規模的降價競爭壓力。
-
Q6: 公司近期處分中裕的原因為何?對於其他持股較少的生技公司(如亞諾法、百丹特),是否有汰弱換強的計畫?
A6: 處分計畫無法對外說明。上智生技創投的經營是永續性的,並非傳統創投,沒有固定的處分時間表,主要視市場狀況而定。是否換股等操作由專業經理人決定。
-
Q7: 公司在中國大陸網購市場的佈局為何?
A7: 網購市場帶來了產品包裝的需求。但就我們觀察,這些電商包裝紙箱的利潤並不吸引人,與 3C 產品等高利潤包裝有很大差距。各紙器廠會根據自身營運狀況決定是否承接這類訂單。
-
Q8: 在大陸擴充家品產能,是汰舊換新還是純粹擴充?是否有看到新的市場機會?
A8: 都是擴充產能,不是汰舊換新。主要看好中國大陸消費品市場的持續成長,人均用紙量仍會提升。公司會記取過去在北京投入過多行銷費用的經驗,在擴張時會更有效地整合產能與市場,例如在部分地區先以銷售中間財為主,以控制費用。
-
Q9: 鼎豐廠的擴產是否意味著家品事業未來的重心將增加珠三角(華南)地區?
A9: 是的,會增加華南地區的佈局。目前「五月花」品牌銷售仍集中在華東地區。
-
Q10: 公司將工紙和家品事業部獨立出來,是為了未來 IPO 做準備嗎?需要達到什麼條件才會推動 IPO?
A10: 組織調整是為了讓各事業部能獨立發展,因其市場屬性與競爭策略不同。這個架構具備了未來可以 IPO 的條件,有利於其獨立融資或策略合作。但公司內部沒有設定 IPO 的時間表或具體條件(如獲利要求),未來也可能選擇在台灣或海外上市。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