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和康生營運摘要
和康生技(市:1783) 2025 上半年營運表現穩健,營收達 3.86 億 元,年增 28%,主要受惠於全球市場佈局與產品線擴張。2025Q2 單季營收創下歷史新高,惟受臺幣強勢升值影響,產生 1,600 萬 元的匯兌損失,影響單季獲利表現。上半年稅後淨利為 1.06 億 元,EPS 為 1.18 元。
公司策略核心為轉型為全球品牌公司,減少對單純研發與製造的依賴。產品取證進度大幅超前,2025 年目標為 125 件,目前已取得超過 150 張 產品認證,涵蓋全球主要市場。
展望未來,公司將持續以雙位數成長為目標,並透過擴充產能、拓展南半球市場及投入再生醫療領域,奠定長期成長基礎。預計 2027 年至 2028 年,隨著三項全新領域的產品陸續上市,將迎來更顯著的成長動能。
2. 和康生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和康生技為一家專注於膠原蛋白及玻尿酸相關生醫材料的研發、製造與銷售公司,產品應用範圍涵蓋骨科、牙科、醫美、眼科及外科等領域。
- 核心業務與產品組合:
- 主要產品分為膠原蛋白與玻尿酸兩大類。根據 2025 年前八個月的營收結構,膠原蛋白相關產品佔比 58%,玻尿酸相關產品佔比 37%。
- 膠原蛋白產品因市場競爭者較少,毛利率普遍高於 70%,屬於高附加價值產品線,例如植牙材料。
- 玻尿酸產品因市場競爭激烈,毛利率則低於 70%,例如關節內注射劑。
- 銷售地區分佈:
- 公司持續拓展全球市場以分散風險。2025 年前八個月,台灣仍為最大市場,佔比 41%,其次為美國 (32%)、歐洲 (9%)、亞洲 (9%) 及中國 (8%)。
- 近年積極佈局南半球市場,澳洲已開始貢獻營收 (佔比 1%),並鎖定南美 (特別是巴西) 與非洲為未來重點開發區域。
3. 和康生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指標 (2025 上半年):
- 營業收入:3.86 億 元,較去年同期 3.01 億元成長 28%。
- 毛利:2.63 億 元,較去年同期 2.04 億元成長 29%,毛利率為 68%。
- 營業利益:1.21 億 元,營業利益率 31%。
- 稅後淨利:1.06 億 元。
- 每股盈餘 (EPS):1.18 元 (2025Q1 為 0.53 元,2025Q2 為 0.65 元)。
- 財務驅動與挑戰:
- 成長動能:營收成長來自各區域市場的穩定貢獻,並無單一市場或產品的爆發性增長,呈現穩健累積的態勢。台灣市場因直營業務持續成長,營收佔比維持穩定。
- 主要挑戰:公司約 60% 營收來自外銷,主要以美元計價。2025Q2 因臺幣強勢升值,產生 1,600 萬 元的匯兌損失,對單季獲利造成較大影響。公司表示將努力透過自然避險方式,使全年匯兌損益趨於平衡。
- 財務狀況:
- 截至 2025Q2,公司現金及約當現金達 7.39 億 元,財務狀況健康。
- 營運現金流表現強勁,2025Q2 為 1.1 億 元,自由現金流為 9,300 萬 元,足以支應未來的資本支出計畫。
4. 和康生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市場趨勢與機會:
- 全球人口高齡化:帶動骨科、眼科及慢性病相關醫材需求持續增長。
- 新興市場崛起:東南亞與南美洲醫療支出快速成長,為公司提供龐大的市場機會。
- 再生醫療趨勢:公司已投入幹細胞、外泌體等再生醫療領域的研發,符合產業長期發展方向。
- 重點產品開發:
- 鼻腔敷料 (NasoAid):為強化產品獨特性與市場競爭力,已規劃在台大、林口長庚、台北榮總等三家醫學中心進行大規模臨床試驗。試驗完成後,將申請中國 NMPA 及歐盟 CE MDR 認證,加速全球市場佈局。
- 三項新配方產品:此三項產品 (A、B、C) 屬於全新製程與應用領域,是公司未來 5-10 年的關鍵成長動能。
- 產品 A、C:預計於 2026 年取證上市。
- 產品 B:預計於 2027Q1 上市。
- 國際市場拓展:
- 亞洲:泰國取得眼科證書,持續深耕東南亞市場。
- 非洲:摩洛哥取得 2 張牙科證書,埃及已開始出貨關節內注射劑。
- 美洲:墨西哥預計 2025Q4 取證並開始出貨。
5. 和康生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發展計畫:
- 品牌轉型:公司明確將未來發展方向定為品牌商,效法國際大廠如 Medtronic、Johnson & Johnson,透過建立品牌價值提升市場地位與獲利能力。
- 併購策略:積極尋找併購標的,三大優先條件為:1. 公司已獲利;2. 產品線與現有通路具互補性 (如骨科、牙科);3. 具備 PIC/S 藥廠資格,以利於將醫材產品以藥品形式進入特定市場 (如中國)。
- 產能擴充:為因應產能滿載及未來需求,已規劃採購產能為現有 5 倍的大型新設備,預計明年到位,可支應至 2030 年的需求。短期內無新建廠房計畫,以避免龐大的資本支出負擔。
- 競爭優勢:
- 廣泛的國際認證:累積超過 150 張產品許可證,是進入全球市場的重要屏障。
- 技術優勢:在膠原蛋白純化與交聯技術方面具備領先地位,使產品在市場上具備良好口碑與競爭力。
- 多元化產品組合:透過自有研發、代理 (如動物骨、人骨) 等方式,豐富產品線,提供客戶一站式解決方案。
- 風險與應對:
- 美國關稅:目前透過 EXW 交易條件將關稅成本轉嫁客戶,但為維持客戶關係,將成立美國子公司,利用移轉訂價策略協助客戶分攤稅務負擔。
- 產能瓶頸:目前產能利用率接近滿載,透過員工加班因應,預計明年新設備導入後可有效緩解。
6. 和康生展望與指引
- 短期展望:公司目標維持雙位數的營收成長。透過新設備的導入,預期能改善交貨延遲問題,滿足更多客戶訂單需求。
- 中長期展望:真正的成長爆發期預計落在 2027 年至 2028 年,屆時三項全新產品線將陸續上市,為公司帶來新的營收來源與成長曲線。
- 成長機會:
- 持續在全球各地積極取證,目標明年取證數不低於 150 件。
- 深耕南半球市場,包括南美、澳洲及非洲。
- 發揮集團綜效,透過醫療通路推廣保健品,如 GLP-1 相關產品。
7. 和康生 Q&A 重點
- Q: 美國關稅議題對公司的影響及因應措施?A: 目前與客戶的交易條件為 EXW (出廠價),關稅由客戶負擔,故對公司無直接財務影響。但為維持客戶關係,公司會提供部分免費樣品作為補償。此外,已規劃在 2025 年 10 月成立美國子公司,未來將透過移轉訂價方式,協助客戶降低整體稅務負擔。部分骨科產品在豁免清單內,不受影響。
- Q: 目前的產能利用率情況?A: 目前產能利用率接近滿載,工廠需加班生產以滿足訂單。為解決此問題,已訂購新設備,預計明年第一季後產能瓶頸將逐步緩解。
- Q: 海外據點佈局與明年資本支出 (Capex) 計畫?A: 海外據點將優先專注於美國子公司的建立與營運,待其步上軌道後再考慮設立其他地區 (如歐洲、南美) 的子公司。資本支出方面,短期內無大型建廠計畫,將以添購新機器設備為主,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及政府提供的優惠利率貸款。
- Q: 各產品線的毛利率分佈?A: 不同產品、市場及銷售模式 (健保/自費) 的毛利率差異很大。整體而言,膠原蛋白相關產品 (如植牙材料,多為自費) 因競爭較少,毛利率可超過 70%。而玻尿酸相關產品 (如關節內注射劑,部分為健保給付) 因競爭者眾多,毛利率則會低於 70%。
- Q: 公司的匯率避險策略為何?A: 主要採取自然避險策略。公司正嘗試向客戶收取更多元的貨幣 (如歐元、澳幣) 來分散風險。對於遠期外匯等金融操作工具,因風險較高,目前態度較為保守。
- Q: 明年的營收成長展望?A: 公司將努力維持雙位數成長的目標。不過,醫材產業特性是穩定累積,如同「定存」,難有爆發性增長。預期真正的營收起飛點會在 2027-2028 年,屆時三項新產品將帶來顯著貢獻。
- Q: 公司的併購標的考量為何?A: 有三個主要標準:第一,目標公司必須已經獲利;第二,其產品線能與和康現有通路產生互補綜效 (如同樣在骨科、牙科等領域);第三,若目標是具備 PIC/S 規格的藥廠則最為理想,有助於產品進入將醫材視為藥品管理的國家。
- Q: 關於新採購的大型設備,其產能增加幅度及對折舊的影響?A: 新設備的產能約為現有的五倍,一次性採購高規格設備是為了避免未來頻繁停工進行產線整改。此設備預計可滿足公司至 2030 年的產能需求。折舊攤提的影響會在財報中反映,但具體數字未提供。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