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 整體營運狀況: 公司表示,目前市場狀況與 7 月底的法說會相比無重大改變。中國市場因消費者信心不足,儲蓄率偏高,導致終端消費疲弱。雖然 4 月營收創下單月新高,但自 5 月下旬起出貨量快速下滑,7 月、8 月營收預期不會有太大改善。
- 全年營運指引: 公司先前提出之全年雙位數營收增長目標,目前看來有難度,但仍維持 7 月法說會提出的增長率指引。公司有信心透過提升生產效率與優化產品組合,將全年營業利益率 (OP margin) 維持在 30% 左右。
- 資本支出與股利政策: 2024 年至 2025 年的資本支出將維持在每年新台幣 20 至 30 億元。由於公司自 2019 年起已產生穩定正現金流,未來計畫將現金股利發放率提升至 50% 以上。
-
各產業表現:
- 強勁增長: 電子、紡織、通用機械等行業受惠於庫存消化及設備更新政策,需求強勁。
- 面臨挑戰: 電池與太陽能行業因產能過剩及政策限制,面臨嚴重衰退。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 核心業務: 亞德客-KY 主要從事氣動元件及線性滑軌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廣泛應用於各種工業自動化設備。根據簡報,公司主要營收來源為中國大陸市場,佔比達 94%。
-
主要產品:
- 執行元件: 各類型氣缸、夾爪等。
- 控制元件: 各類型電磁閥、機械閥等。
- 氣源處理元件: 過濾器、調壓閥、潤滑器 (FRL) 等。
- 線性滑軌: 各類型線性滑軌及滑塊。
-
各應用產業營運概況:
- 電子設備: 自 2023Q4 以來,因客戶庫存消化完畢及自動化升級需求,營收年增率維持在 30-40%。許多客戶看好 2025 年將是電子行業的大年。此行業營收佔比從 2023 年的 22% 提升至 2024Q1 的 27%。
- 傳統行業 (機床、通用機械、紡織): 受惠於中國政府「以新換舊」的設備汰換政策,需求增長穩定。特別是紡織行業,因新世代設備導入,增長率高達 40-50%。
- 汽車製造: 整體汽車行業表現平平,但亞德客-KY 憑藉市佔率提升 (share gain) 實現增長。公司在汽車業的佔比僅 5-7%,遠低於競爭對手,未來仍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
- 電池行業: 自 2022 年底起面臨產能過剩問題。因 2023 年上半年基期較高,2024 上半年營收年衰退約 50%,7 月份衰退幅度已收斂至 33%。預計全年仍將衰退,需待產能消化,未來機會點可能在 2026-2027 年的固態電池發展。
- 能源與照明 (太陽能): 需求衰退嚴重。因 2022 年底政府限制擴充,加上高基期影響,衰退幅度達 50-60%。
- 綜合分析: 若排除佔 2023 年營收近四分之一的電池與太陽能行業,公司其他業務合計仍有接近 20% 的年增長。
3. 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數據 (合併財報,人民幣):
- 2024Q1 營收: 16.5 億元,年增 6%。
- 2024Q1 銷貨毛利: 7.77 億元,毛利率為 47.1%。
- 2024Q1 營業利益: 4.95 億元,營業利益率為 30.0%。
- 2024Q1 稅後淨利: 4.19 億元,年增 15%,淨利率為 25.4%。
-
驅動與挑戰因素:
- 正面驅動: 電子與傳統行業的強勁需求、持續的市佔率提升,以及內部經營效率改善,有效支撐了營業利益率。
- 負面挑戰: 電池與太陽能行業的嚴重衰退對整體營收造成拖累。線性滑軌市場面臨激烈的價格競爭與需求疲軟。
- 中國市場市佔率: 根據簡報,亞德客-KY 在中國氣動市場的市佔率約為 27%,位居第二,僅次於 SMC 的 34%。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氣動元件市場:
- 價格穩定: 市場由 SMC、亞德客-KY、Festo 三大廠商主導,價格競爭相對理性。
- 市佔提升: 競爭對手 2023 年及 2024 上半年在中國市場的營收均呈雙位數衰退,凸顯亞德客-KY 持續獲取市佔。
- 新銷售策略: 公司近期開始針對過去的競爭對手「鐵粉」客戶,採取更積極的定價策略,已成功爭取到部分訂單,並獲得更多潛在客戶的合作意願。
-
線性滑軌市場:
- 市場困境: 自 2022 年以來市場需求疲弱,且價格競爭激烈,從 2023Q2 至今市場價格已下降近 20%。
- 新銷售策略: 7 月中旬調整銷售策略,從過去的「量大折扣」改為根據客戶的「總需求量」給予不同程度的折扣,以吸引客戶轉換供應商。近幾週訂單已有改善跡象。
- 財務影響: 全年營收指引從人民幣 8 億元下修至 6 億元。目前因稼動率過低,毛利率低於 20%。公司預估,當稼動率達到 60% 時,毛利率可超過 30%;達到 80% 時,毛利率可超過 40%。
-
海外市場策略:
- 現況: 海外市場營收佔比僅 4-5%。
- 策略轉變: 過去海外市場難以推動氣動產品,因客戶對日系、歐系品牌有較深的品牌印象。未來策略將調整為,利用價格更具競爭力的線性滑軌作為切入點,建立客戶信任後,再帶動氣動產品的銷售。公司正積極擴編海外各國的在地銷售團隊。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發展計畫: 公司目標為擴增產品線、擴展銷售通路、拓展外銷市場,並進入全球前三強。
-
競爭優勢:
- 市佔率提升: 在市場不景氣時,透過彈性接單策略(接受部分毛利較低的訂單)維持稼動率與營運槓桿,並持續從競爭對手手中獲取市佔。
- 垂直整合: 超過 80% 的零組件自製,能精準控制生產成本,維持產品毛利率。
- 自有通路: 在中國市場擁有直銷通路,能提供即時的在地服務。
-
風險與應對:
- 市場風險: 中國經濟復甦緩慢與政策不確定性是主要風險。
- 應對策略: 公司透過多元化的行業佈局分散單一產業風險,並以靈活的銷售策略應對市場變化,持續爭取市佔率。
6. 展望與指引
- 短期展望 (2024Q3): 預期 7、8 月營收無顯著改善。8 月每日出貨量波動較大,但目前接單量仍高於出貨量,預期 9 月份表現不會太差。
- 全年展望 (2024): 全年營收要達到雙位數增長有挑戰,但仍力求達成先前指引。營業利益率目標維持在 30% 左右。
-
2025 年展望: 公司對 2025 年的看法比 2024 年樂觀。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 低基期效應: 電池與太陽能行業的衰退幅度預計將因基期降低而收斂。
- 電子業復甦: 客戶普遍預期 2025 年將是電子業大年,新規格產品的推出將帶動新的生產線需求。
- 政策支持: 傳統行業持續受惠於設備更新政策。
- 總體經濟: 預期中國政府將持續推出刺激經濟的政策,有助於市場信心逐步恢復。
7. Q&A 重點
Q: 對於中國未來景氣的看法?
A: 目前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是人民對政策缺乏信心,導致消費意願低落。房地產市場預計不會再惡化。雖然政策效果顯現需要時間,但政府已展現提振經濟的態度。整體而言,對 2025 年的看法會比 2024 年來得好。
Q: 汽車行業的市佔率提升模式是否與電池行業類似?
A: 不太一樣。亞德客-KY 在汽車行業的市佔率僅 5-7%,遠低於競爭對手。市佔提升主要來自傳統燃油車廠因成本壓力,開始嘗試使用亞德客-KY 的產品,此趨勢預計將持續多年。
Q: 工具機與紡織行業的增長動能可以持續多久?
A: 這些行業的增長主要來自於自動化升級的長期趨勢。特別是紡織業的新世代設備,經過多年驗證後,自去年第四季開始導入,此趨勢預計至少能維持到今年底,甚至明年。許多設備雖在中國製造,但最終出口至海外,這部分需求仍計入中國營收。
Q: 對於 2025 年展望樂觀的具體原因?
A: 主要因為電池和太陽能這兩個衰退最嚴重的行業,在 2025 年將面臨較低的基期,衰退幅度會收斂。同時,佔比最高的電子行業客戶普遍預期明年將是「大年」,加上其他傳統行業穩定增長,因此對明年展望樂觀。
Q: 在市場內卷的環境下,公司的市佔提升策略為何?
A: 除了持續推出新產品外,在市場不景氣時,公司會彈性承接過去因毛利率較低(如 30-40%)而不接的訂單,以維持稼動率及營運槓桿。近期更採取新的定價策略,積極爭取競爭對手的忠實客戶,目前已有約 20% 的目標客戶開始下單。
Q: 未來營業利益率的展望?
A: 雖然積極的定價策略可能影響毛利率,但營收規模擴大帶來的營運費用槓桿效益可以抵銷部分影響。未來維持 30% 或以上的營業利益率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Q: 明年電子業的成長動能是來自「量」還是「規格」?
A: 主要是來自新規格或產品升級。新規格需要客戶建置新的產線或改造製程,這對氣動元件的需求幫助最大,而非單純現有產品的產量提升。
Q: 海外市場的策略與營收目標?
A: 海外營收目前佔比約 4-5%。新策略是透過線性滑軌作為敲門磚,建立合作關係後再推廣氣動產品。線性滑軌毛利率偏低是因稼動率不足,若稼動率能提升至 60% 以上,毛利率即可超過 30%。公司正持續擴編海外銷售團隊,但未提供明確的營收佔比目標。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