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中宇營運摘要
中宇環保工程(市:1535)公布2023 年前三季營運狀況,合併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穩定成長,惟受營業外收支減少影響,本期淨利微幅下滑。公司核心業務涵蓋機電、綠能環保、代營運維護、耐火材料及生技工程五大領域,其中機電工程為營收主要來源。
展望未來,公司將持續以四大經營策略為核心,包括強化核心技術、推動數位轉型、擴大業務範疇,並積極爭取循環經濟、綠能及公共工程等相關商機。公司強調將結合集團研發團隊,提升自主設計能力,並導入 AI 及 VR 等數位技術優化管理與工安。股利政策方面,公司維持穩健,現金股利配發率持續保持在 70% 以上。
2. 中宇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中宇環保的核心業務分為五大工程領域,2023 年前三季的營收佔比分別為:
- 機電工程:41%
- 代營運及操作維護:27%
- 綠能及環保工程:17%
- 耐火材料工程:13%
- 其他:2%
各業務分項摘要如下:
- 機電工程:為公司最大營收來源。策略為強化技術能力,並結合協力體系擴大承攬範疇,積極爭取集團內外 EPC 統包工程。2025 年主要工程包括中鋼集團內部的煉焦爐、高爐汰舊更新案,以及集團外的臺電琉球電廠、高雄港與基隆港岸電系統等工程。
- 綠能及環保工程:策略為積極爭取太陽能、儲能統包案,並持續開發廢污水處理、微電網及淨水廠工程。同時,發展循環經濟,爭取焚化廠轉型為再生能源廠。2025 年主要工程涵蓋中鋼集團的脫硫脫硝、太陽光電建置、集塵設備更新,以及中龍的再生水廠新建工程。
- 代營運及操作維護:此業務提供穩定收益來源。策略為鞏固中鋼、中龍的駐廠維護業務,並拓展公共工程如污水廠與淨水廠的代操作維護。主要業務包括中鋼固雜料前處理廠、資源回收廠的運轉工作,以及澄清湖與金門太湖淨水廠的代操作維護。
- 耐火材料工程:策略為擴大工料合一的統包工程業務,並透過設立研發實驗室與工廠,開發自有技術,提升工程價值鏈。2025 年主要工程包含中鋼煉焦爐、中龍熱風爐與高爐的耐材更新工程。
- 生技工程:憑藉豐富的建廠經驗,提供從工程設計、施工建造到確效驗證的全方位服務。主要業務鎖定臺北生技園區、新竹生醫園區等四大生技園區,2025 年主要工程包括國邑藥品、智新生技及萬能生醫等的建廠工程。
3. 中宇財務表現
此財務摘要係基於公司 2023 年前三季(1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之合併綜合損益表,並與去年同期進行比較。
- 營業收入:86.79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11%。營收逐季成長,由 2023Q1 的 24 億元,成長至 Q2 及 Q3 的 30 億元。
- 營業成本:79.37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11%。
- 營業費用:4.35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11%。
- 營業外收支:1.1 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 21%。
- 本期淨利:3.45 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 3%。
- 每股盈餘 (EPS):2.79 元。
財務表現分析:2023 年前三季營收、成本與費用皆同步成長 11%,顯示業務規模穩定擴張。然而,因營業外收支較去年同期減少,導致本期淨利略有下滑。
股利政策:公司維持穩定的股利配發政策,近年現金股利配發率皆維持在 70% 以上,回饋股東。
4. 中宇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公司緊跟市場趨勢,積極佈局新興商機,並拓展多元化產品與服務。
- 市場趨勢與機會:
- 循環經濟:積極爭取水資源循環工程及智慧焚化爐工程,符合全球永續發展趨勢。
- 能源轉型:拓展儲能設備、智慧電網及太陽能設置工程,把握再生能源商機。
- 淨零碳排:爭取捕碳、固碳及新能源等工程商機,協助客戶達成減碳目標。
- 公共工程:鎖定臺電、臺水、中油等國營事業的基礎設施更新與新建工程。
- 產品與業務拓展:
- 除了核心工程業務,公司亦拓展銷售業務,代理或銷售 LED 燈具、耐火材料、水處理藥劑、空氣清淨機及生技設備等產品,增加營收來源。
- 目標市場:
- 穩固中鋼集團定歲修及設備汰舊更新的基礎業務。
- 積極拓展集團外民間企業擴廠的新建工程。
- 聚焦四大生技園區(臺北、新竹、南部、屏東)的建廠需求。
5. 中宇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公司揭示四大經營策略,以應對市場變化並追求長期成長。
- 強化核心技術:透過引進關鍵技術團隊,並與集團研發能量結合,持續提升自主設計比例,強化技術競爭力。
- 推動數位轉型:
- 在水處理廠導入 AI 加藥系統以優化營運效率。
- 運用 VR 技術強化工安教育訓練的沉浸感與效果。
- 導入 AI 即時偵測及警示系統,預防職業災害發生。
- 持續優化專案管理與營運決策支援系統。
- 擴大業務範疇:
- 精進空污、水污防治技術,並推動耐火工程的工料合一模式。
- 持續拓展公共工程及集團外業務,降低單一客戶依賴。
- ESG 實踐與績效:
- 環境保護:持續進行溫室氣體盤查與第三方驗證,並榮獲高雄市環保局「淨零綠生活績優單位獎」。
- 社會責任:舉辦公益及親子活動,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 公司治理:榮獲公司治理評鑑 Top 6-20%、第 24 屆公共工程金質獎,並入選臺灣公司治理 100 指數成分股。
6. 中宇展望與指引
公司未提供具體的財務預測數據,但就未來發展提出質化展望。
- 成長動能:
- 來自中鋼集團穩定的設備定歲修及汰舊更新工程,為營運提供穩固基礎。
- 政府推動的再生能源、循環經濟及公共基礎建設政策,為公司帶來龐大的市場機會。
- 民間企業擴廠及高科技產業(如生技)的建廠需求,是集團外業務的重要成長引擎。
- 未來發展重點:
- 公司將持續鎖定太陽光電、儲能系統、淨水廠、再生水廠及焚化爐升級等綠能環保工程。
- 在機電工程領域,將爭取國營事業及大型民間投資案。
- 代營運維護業務將持續拓展至更多公共水廠,創造穩定現金流。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