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Post Type Selectors
Search in posts
Search in pages
Filter by Categories
材料設備
美股觀點摘要
法說會備忘錄
消費性電子
量化分析
金融知識
投資心法
投資入門
其他
軟體
能源
生醫
民生消費
電子零件
記憶體
IC 封測
IC 製造
IC 設計
半導體
個股分析
其他
民生消費
生醫
軟體
消費性電子
車用
AI
產業分析
時事短評
未分類
logo 註冊/登入 logo
test


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並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東元電機 2023 年第四季營收為 143.65 億元,季減 4.7%,年減 4.6%,主要受機電系統在台灣及歐洲地區營收減少,以及智慧能源工程認列時點差異影響。然而,因高壓產品比重提高及原物料成本下降,毛利率提升至 25.9%,帶動單季 EPS 達到 0.52 元

2023 全年度合併營收為 593.94 億元,年增 1.9%。全年毛利率 25.2%,營業利益率 11.2%,雙雙優於前一年度。全年 EPS 達 2.76 元,較 2022 年的 1.64 元大幅成長 68.3%,主因為營業利益成長及 2022 年認列金融資產評價損失所致。

展望 2024 年,公司預期第一季營運相對平淡,但全年仍以追求正成長為目標。智慧能源事業群在手訂單超過 250 億元,且仍有超過 300 億元的商機正在爭取中,將成為主要成長動能。機電系統事業群則受惠於全球節能減排趨勢,以及北美、印度市場的擴展,營運展望穩定。公司董事會已通過 2023 年度每股配發現金股利 2.2 元,配發率達 80%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東元電機主要業務分為三大事業群:機電系統、智慧能源、智慧生活。

  • 機電系統事業群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 業務內容: 高低壓馬達、電動車動力系統等。
    • 2023 年營運表現: 全年營收 317 億元,年增 2.8%。北美市場的持續成長抵銷了台灣及歐洲市場需求的衰退。節能及 EV 相關產品(不含 IE3 馬達)營收成長 11.3%,佔事業群營收 13.3%
    • 2023Q4 營收佔比: 54.4%
  • 智慧能源事業群 (Smart Energy):

    • 業務內容: 離岸風電、儲能、IDC 等相關工程與設備。
    • 2023 年營運表現: 全年營收 117 億元,年增 16.2%。綠能相關工程及產品營收年成長 7.7%,佔事業群比重 33.9%。目前未執行的在手訂單超過 250 億元,其中綠能相關業務佔比達 53%
    • 2023Q4 營收佔比: 19.3%
  • 智慧生活事業群 (Smart Living):

    • 業務內容: 空調、家電、通訊產品、物流服務等。
    • 2023 年營運表現: 全年營收 121 億元,年減 13.3%。主因 2022 年有一次性「班班有冷氣」政府專案墊高基期,排除該因素後年減 7.9%。變頻商業空調營收年成長 15.9%,佔整體商業空調業務比重 25.9%
    • 2023Q4 營收佔比: 19.0%



3. 財務表現

  • 2023Q4 關鍵指標:

    • 營業收入: 143.65 億元,年減 4.6%。
    • 營業毛利率: 25.9%,年增 2.9 個百分點。主要受惠於高壓產品比重提高,以及低壓產品因原物料價格和運費下跌使毛利提升。
    • 營業利益率: 10.5%,年增 1.7 個百分點。
    • 稅後 EPS: 0.52 元。
  • 2023 全年度關鍵指標:

    • 營業收入: 593.94 億元,年增 1.9%。
    • 營業毛利率: 25.2%,年增 2.6 個百分點。
    • 營業利益率: 11.2%,年增 2.5 個百分點。
    • 稅後 EPS: 2.76 元,年增 68.3%。
  • 財務結構:

    • 截至 2023 年底,現金及約當現金較 2022 年底增加 23 億元,主因營收獲利提升。
    • 存貨較 2022 年底減少 13 億元,顯示庫存管控得宜。
    • 淨負債淨值比-15.89%,財務狀況穩健。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市場趨勢與機會:

    • 北美市場: 經濟狀況穩健,油氣產業需求強勁,基礎建設法案 (IRA)、晶片法案 (CHIP Act) 效益逐步顯現,有利於東元相關業務。
    • 台灣與中國市場: 經濟逐漸持穩,預期下半年表現將優於上半年。台灣電價調漲預期將帶動節能產品需求。中國推動「以舊換新」政策,對節能減碳相關業務有利。
    • 全球淨零趨勢: 全球 2050 淨零目標驅動節能減排相關產品與服務需求。
  • 關鍵產品與技術發展:

    • 電動車 (EV): 在台灣及北美陸續取得訂單,並開拓印度電動巴士市場。預計於 2024Q2 發表更大功率的 350kW 新產品。
    • 氫能與碳捕捉 (CCUS): 積極爭取北美及台灣市場約 3 億元的相關設備商機。
    • 儲能系統: 完成台電龍潭儲能系統案(60MW/80MWh),該案營收貢獻約 26 億元
    • 散熱技術: 運用於 MVD (中壓變頻器) 的二相式冷卻技術,正評估應用於伺服器或 IDC 散熱領域,但尚在初期階段。
  • 海外布局:

    • 印度廠 (TEMICO): 與日本三井合資的低壓高效率馬達廠已於 2023 年 11 月啟用,短期目標產能 5 萬台,鎖定工業馬達與電動車動力系統市場。
    • 墨西哥廠: 已開始營運,有助於擴大北美業務規模。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計畫:

    • 綠能轉型: 持續深化在節能、儲能、新能源領域的布局,綠能相關業務佔比將持續提高。
    • 全球化布局: 透過墨西哥廠及印度廠,深化北美與新興市場的在地製造與銷售能力。
    • 新事業發展: 成立創儲事業,朝 虛擬電廠 (Virtual Power Plant, VPP) 方向發展,整合太陽能、儲能、能源管理系統 (EMS) 及需量反應等資源,擴大再生能源相關收入。
  • ESG 成果:

    • 連續四年入選道瓊永續指數 (DJSI),2023 年在全球新興市場機電類 ESG 評鑑中排名第一。
    • 連續四年入選標準普爾全球永續年鑑 (S&P Global Sustainability Yearbook)
    • 獲中華信評將長期發行體信用評等展望由「穩定」調升為「正向」,評等為 「twA+/twA-1」



6. 展望與指引

  • 2024Q1 展望:

    • 預期機電系統與智慧能源事業群營收將較去年同期及上一季微幅下滑。
    • 智慧生活事業群因總體經濟需求復甦,營收預期將呈現季增及年增。
    • 整體公司毛利率預估將與 2023Q4 的 25.9% 持平。
  • 2024 全年展望:

    • 公司目標全年營收維持正成長,並預期 2024Q1 將是全年營運谷底,之後逐季回溫。
    • 智慧能源事業群在手訂單超過 250 億元,預計營收認列比重為上半年 45%、下半年 55%。另有超過 300 億元的離岸風電、電網強韌計畫等商機正在爭取中。
    • 機電系統事業群受惠於北美市場穩健及節能趨勢,預期可恢復去年水準。
    • 營業利益預期仍有機會成長,但稅前淨利可能受金融商品評價影響。



7. Q&A 重點

  • Q1: 北美機電市場的具體成長動能為何?與表現較差的台灣、歐洲市場相比,主要差異在哪個產業?北美市場的營收佔比?

    A1: 北美市場的強項在於油氣產業,特別是 LNG 相關業務。此外,電力(新舊電廠維護)、新能源(氫能、CCUS)及基建法案帶動的需求也相當穩健。歐洲市場則是普遍性不佳,尚未看到明顯亮點。北美市場佔機電事業群 (GM) 營收約 36%,全年營收約 3.5 億美元以上。

  • Q2: EV 業務去年營收約 15-16 億,今年展望如何?

    A2: 去年在美國銷售 27 台。但因美國電網的制約影響,短期成長放緩。目前正與客戶商討其他合作模式或將產品推向其他市場。

  • Q3: 公司是否有投入伺服器或 IDC 的散熱產品?

    A3: 公司正在低調進行中。東元擁有應用於 MVD 產品的二相式冷卻技術,該技術不需水冷即可達到高效散熱效果,團隊正努力將此技術推廣至 IT 相關應用,但目前尚無具體成果可對外報告。

  • Q4: 關於虛擬電廠 (VPP) 的具體規劃?

    A4: 東元正透過整合內部資源,建立智慧管理平台。這包括自建電廠、開發能源管理系統 (EMS),並結合需量反應、大樓節能等,目標成為電力市場的參與者之一。詳細規劃將於智慧城市展揭露。

  • Q5: 2024Q1 有兩個事業群營收預期年減,全年營運是否仍看正成長?

    A5: 全年目標仍是追求正成長。Q1 的衰退部分原因是工程認列時間點差異,以及去年同期基期較高(如歐洲市場去年 Q1 尚未衰退)。預期 Q1 是今年的谷底,全年來看,目前接單狀況應可恢復水準。獲利方面,營業利益有機會成長。

  • Q6: 2023Q4「其他」類別的營收為何高於 Q3?是否為金融評價認列?

    A6: 「其他」類別包含世正開發、創儲等事業單位,與金融評價無關(金融評價屬業外收支)。營收增加主因是台北的生技大樓(世康生技園區)完工後開始認列租金收入

  • Q7: 今年股東會將改選董事,近期新聞事件是否影響公司營運?

    A7: 東元一向強調專業經理人治理,股東之間的想法不影響經營團隊。過去三年的經營成績,相信股東是可以接受的。專業經理人的經營模式應會獲得支持。有更多股東想參與,也代表對團隊的肯定,是件好事。

  • Q8: 新莊土地的開發規劃進度?

    A8: 此案與冠德建設合作,但因新北市政府對於土地用途的規劃與公司申請目的不符,雙方未達成共識。目前正與冠德協商後續處理方式。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的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之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本摘要僅供參考,若有進一步需求,請查閱原始影音法說會簡報內容或公司官方公告。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