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
2024Q3 財務表現:
- 經常性營業收入 達 131.37 億元,季增 2.5%,年增 14.9%,主要受惠於台灣、大陸、歐洲及澳洲市場的持續成長。
- 經常性營業毛利率 為 21.1%,受原物料及運費上漲影響,較去年同期下滑 100 個基點。
- 經常性營業利益率 為 5.7%。
- 單季 EPS 達 0.75 元,年增 82.9%,主因是部分公司股東會延至第三季召開,股利收入集中認列。
-
前三季累計表現:
- 累計經常性營業收入 達 374.9 億元,年增 14.0%。
- 累計 EPS 達 1.96 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0.55 元,年增 39.0%。
-
主要業務進展:
- 智慧能源: 成功簽署海龍離岸風電陸域變電站優先承攬協議(建置容量超過 1 GW),並標得桃園機場第三航站區機電工程案(金額 127 億元)。
- 機電系統: 於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中展出 T Power 系列電動車動力系統,並已與國內 3.5 噸商用物流車廠合作路測,同時取得印度四輪電動車訂單。
- 智慧生活: 「班班有冷氣」專案攻下超過 45,000 台(市佔率逾 25%),商用空調 DC 變頻產品線營收年成長 91.8%。
-
第四季及未來展望:
- 公司預估 2021Q4 經常性營業毛利率區間為 21% 至 24%。
- 展望 2022 年,智慧能源事業群因在手訂單飽滿,成長樂觀;機電系統在北美及歐洲市場需求強勁,但對中國市場看法保守;智慧生活事業群雖無「班班有冷氣」專案,但商用空調業務預期將有雙位數成長。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 東元電機主要分為三大事業群:機電系統、智慧能源、智慧生活。
-
機電系統事業群:
- 2021 前三季營收為 193 億元,年增 12.2%,佔合併營收約 49.9%。
- 成長動能來自全球工業產品需求增加,特別是大陸市場的馬達與自動化業務,以及歐洲子公司 Motovario 的營收成長。
- 重點產品為電動車動力系統,已開發出適用於電動商用車的 T Power 130 模組、適用於乘用車的 T Power 系列,以及適用於電動大巴士與電動船的 T Power+ 系列。產品已成功打入印度市場,並與國內多家車廠展開合作。
-
智慧能源事業群:
- 2021 前三季營收為 51 億元,年增 29.4%,佔合併營收約 13.1%。
- 成長主因為工程收入增加,貢獻來自於離岸風電陸域變電站及 IDC 機房等大型專案。
- 目前在手訂單超過百億,能見度可達 2024 年,為未來幾年提供穩定的營收基礎。
-
智慧生活事業群:
- 2021 前三季營收為 102 億元,年增 12.7%,佔合併營收約 26.3%。
- 成長動能多元,包括家電部門營收成長、旗下宅配通因電商需求帶動物流業務,以及東捷資訊受惠於企業數位轉型與 ERP 專案認列。
- 商用空調為發展重點,主攻 DC 變頻產品線,其營收佔比自去年同期的 12.2% 提升至 20.9%。
3. 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數據:
-
2021Q3:
- 經常性營業收入:131.37 億元 (年增 14.9%)
- 經常性營業毛利率:21.1%
- 經常性營業利益率:5.7%
- 基本每股盈餘 (EPS):0.75 元 (年增 82.9%)
-
2021 前三季:
- 經常性營業收入:374.9 億元 (年增 14.0%)
- 經常性營業毛利率:22.8%
- 經常性營業利益率:7.0%
- 基本每股盈餘 (EPS):1.96 元 (年增 39.0%)
-
2021Q3:
-
驅動與挑戰因素:
- 營收成長驅動: 各大事業群在主要市場均有成長,智慧能源事業群的大型工程案提供強勁動能。
- 獲利挑戰: 原物料成本與海運費用持續上漲,對毛利率造成顯著壓力。2021Q3 經常性毛利率較 2021Q2 下滑 2.8 個百分點。
- 應對措施: 公司除了進行成本控管,也積極調整產品組合,推廣如防爆馬達、電動車動力系統等高毛利產品,並提供整合性節能解決方案以提升獲利能力。
-
重大事項:
- 由於 COVID-19 疫情影響,多家公司股東會延期,導致股利收入集中於第三季認列,使單季營業外收入大幅增加,推升 EPS 表現。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趨勢與機會:
- 碳中和商機: 全球淨零碳排趨勢為東元帶來龐大商機。公司於 2021 年 7 月成立整合方案行銷中心,直接面對終端客戶提供節能減碳規劃與改造方案,已完成半導體、造紙、紡織等大廠的節能專案。
- 前瞻解決方案: 正在開發美國 Oil & Gas 管線加壓站電氣化、鋼鐵與石化業廢熱發電系統、工廠用電智能監控等方案,搶佔未來市場。
-
重點產品發展:
-
電動車動力系統:
- T Power 系列:自主研發設計,榮獲 2021 台灣精品金質獎,並可升級為三合一動力系統。
- T Power+ 系列:應用於電動大巴士,具備降噪及降低漏磁的發明專利,採用中鋼高性能電磁鋼片。
- 市場拓展:已成功與國內 3.5 噸物流車廠合作路試,取得印度四輪乘用車訂單,並與國內兩家知名機車大廠合作。eMobility 展後,國內七家大巴士車廠均表達合作意願。
-
電動車動力系統:
-
合作夥伴關係:
- 離岸風電: 與海龍離岸風電計畫簽署陸域變電站優先承攬協議,此為全台最大(超過 1 GW)的陸域變電站案。
- 公共工程: 團隊以 127 億元標得桃園機場第三航站機電工程。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計畫:
- 深化節能減碳業務: 將「節能減排、智能自動」的核心策略轉化為具體商機,提供從高效馬達、變頻器到系統整合的完整解決方案。
- 拓展電動車市場: 複製在台灣及印度的成功經驗,將電動車動力系統推廣至土耳其、印尼等潛力市場。
- 提升產品組合: 持續推動高毛利產品銷售,如商用變頻空調、特殊應用馬達及整合系統方案,以應對成本壓力。
-
競爭優勢:
- 技術領導地位: 身為全球前五大工業馬達製造商,在高效馬達領域具備深厚基礎。在台灣,是唯一能提供完整電動巴士動力系統(DMIT)的廠商。
- ESG 成果: 在多項國際 ESG 評比中取得優異成績,包括 MSCI 評級從 BB 提升至 A 級,有助於提升企業形象與吸引投資。
-
風險與應對:
- 市場風險: 對於 2022 年中國大陸市場景氣看法較為保守。
- 應對策略: 積極拓展北美及歐洲市場。目前美國市場受惠於經濟復甦與基礎建設計畫,訂單動能強勁(年增三至四成),可望彌補大陸市場的潛在趨緩。
6. 展望與指引
-
2021Q4 財務指引:
- 經常性營業毛利率: 預估區間為 21% 至 24%。
-
各事業群營收年增率預估:
- 機電系統: 10% ~ 15%
- 智慧能源: 5% ~ 10%
- 智慧生活: 5% ~ 10%
-
2022 年展望:
- 智慧能源: 展望樂觀。在手訂單超過 200 億元,將持續貢獻營收。
- 智慧生活: 「班班有冷氣」專案(營收貢獻約 15 至 18 億元)結束後,預期其他業務(尤其商用空調)仍可帶動雙位數成長。
- 機電系統: 整體表現穩健。北美市場因基礎建設與能源產業復甦,訂單能見度佳;歐洲市場需求強勁;惟中國市場景氣可能修正,看法相對保守。
- 股利政策: 公司維持一貫的股利政策,預期未來 payout ratio(現金股利配發率)將以 60% 為基礎逐年提升,有望超過 70%,但最終仍需由董事會決議。
7. Q&A 重點
-
Q1: 富邦媒的已實現及未實現利益將如何認列?
A1: 富邦媒的金融資產分為兩類:
-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其評價或處分損益直接計入損益表。
-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其評價損益計入其他綜合損益(OCI),處分時則直接轉入保留盈餘,不影響損益表。
-
Q2: 電動車事業何時會開始獲利?目前營收貢獻及明後年展望如何?
A2: 電動車事業是獲利的產品線。
- 電動巴士: 動力系統(Power Train)技術成熟,將配合政府電動巴士政策持續出貨,是國內唯一能提供此解決方案的廠商。
- 四輪乘用車: 已成功取得印度市場訂單,預計 2022 年開始量產。同時正與國際大廠的印度分公司洽談合作。
- 二輪電動機車: 已與國內兩大知名車廠合作提供產品,待測試通過後,預期將有龐大需求。
- 董事長補充,在 eMobility 展後,國內七家大巴士車廠皆表達合作意願,對未來發展更具信心。
-
Q3: 智慧能源事業群在手訂單有多少?有哪些來源?
A3: 目前在手訂單超過百億元,能見度可達 2022 至 2024 年。主要來源包括 Google IDC 機房建置案(第五期)、桃園機場第三航站機電工程(127 億元)、海龍離岸風電陸域變電站(超過 1 GW),以及其他智能工廠工程案。
-
Q4: 行政院「班班有冷氣」專案將持續到何時?執行比例為何?
A4: 計畫在 2021 年 12 月底前安裝完成。目前尚有一萬多台正在努力安裝中,目標是年底前完成政府交付的政策。
-
Q5: 針對三大事業群,明年 2022 年的初步展望?
A5:
- 智慧能源: 非常樂觀,在手訂單超過 200 億元。
- 智慧生活: 2021 年「班班有冷氣」專案貢獻營收約 15-18 億,此部分明年將消失。但排除此專案後,其他業務(特別是商用空調)仍有信心達成雙位數成長。
- 機電系統: 對中國市場看法保守,期望維持小幅成長。北美市場訂單強勁,年增三至四成,明年營收可樂觀期待。歐洲市場同樣需求暢旺,有許多訂單待明年出貨。
-
Q6: 美國經濟復甦及基礎建設計畫對東元的商機影響?
A6: 對大馬達業務是非常正向的利多。東元在美國的強項是 Oil & Gas 領域,目前高油價環境有利於該產業。此外,管線加壓站的「電氣化」(electrification)改造需求龐大(全美超過 1,000 座),東元已有成功實績,是未來一大商機。
-
Q7: 政府發放的五倍券對家電市場的影響?
A7: 有正面影響。傳統上第四季是空調淡季,但今年觀察到空調產品銷售仍在成長,表現優於預期,推測五倍券刺激了消費力道。
-
Q8: 公司如何因應原物料價格上漲對毛利的影響?
A8: 除了透過設計、製程、採購等方式控制成本外,主要策略是優化產品組合,推向毛利較高的產品,例如防爆馬達、電動車動力系統等。另外,也透過提供整合性的節能改造方案來提升整體獲利。
-
Q9: 公司的股息政策為何?現金股利配發比重是多少?
A9: 董事會對股息政策維持一貫性。今年的配發率(payout ratio)約六十幾個百分比,未來規劃將逐年提升,預估會以 60% 為基礎,有機會超過 70%,但最終決定權在董事會。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