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宏益營運摘要
宏益纖維 (市:1452)2025 年前三季因終端需求保守及產品轉型陣痛期,營運面臨挑戰。公司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滑,本業出現虧損,為過去 20 年來罕見情況。然而,公司財務結構極為穩健,負債比率降至 5% 以下,流動比率超過 2000%,構成強大的營運護城河。
展望未來,公司將緊抓 ESG 永續經營趨勢,以環保、機能性及差異化為三大核心發展方向。因應 Nike、Adidas 等國際品牌對減碳及永續材料的明確要求,宏益將積極開發織物回收紗、取代彈性纖維的機能彈性紗等高附加價值產品,並透過與客戶共同開發,鞏固其在利基市場的競爭地位。
2. 宏益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 核心業務: 宏益位於紡織產業鏈中游,專注於聚酯加工絲 (DTY) 的生產與銷售。公司採取精緻化、差異化的產品策略,避免與中國及東南亞市場進行大規模或低價競爭。工廠位於鶯歌,員工人數約 215 人。
- 產品組合:
- 一般加工絲: 基礎產品。
- 環保加工絲: 營收佔比已從數年前的 5% 成長至近兩年的 40% 以上,主要原料為寶特瓶回收材料,未來將積極開發織物回收及其他有機材料紗種。
- 複合加工絲: 為過去十多年的核心利基產品,利用雙胞機台將兩種不同物性的紗線結合,創造多樣化的手感與花色。
- 機能性加工絲: 為因應環保趨勢,開發不含彈性纖維但具備彈性、棉感、輕薄保暖等特性的特殊紗種,以提高衣物回收的可行性。
- 生產設備: 公司擁有 34 台假撚機,其中 27 台為雙胞機台,佔比高達 79%。此高比例的雙胞機台配置非常適合少量多樣的精緻化生產模式,也是生產複合絲的必要設備。
3. 宏益財務表現
- 關鍵財務指標 (2025 年前三季):
- 營業收入: 10.47 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 16%。
- 營業毛利: 2,517 萬元 (毛利率 2%),較去年同期減少 49%。
- 營業損失: 4,436 萬元。
- 稅前淨損: 4,472 萬元。
- 本期淨損: 4,489 萬元。
- 基本每股盈餘 (EPS): -0.34 元 (去年同期為 0.39 元)。
- 財務驅動與挑戰:
- 本業表現: 營收及毛利下滑主要受兩大因素影響。第一,因升息、通膨及關稅議題導致終端消費需求保守,品牌商拉貨意願降低。第二,公司正處於產品轉型期,既有利基產品進入成熟階段,而新開發的機能性與環保紗種仍在導入推廣中。
- 業外損益: 2025 年前三季業外淨支出為 36 萬元,與去年同期的淨收入 9,194 萬元有顯著差異。主因是去年有處分航運股 (陽明、長榮) 的投資獲利,而今年則因投資寶成及長榮,受關稅議題衝擊產生未實現跌價損失。不過,因投資標的體質良好,今年的股利收入 (帳列其他收入)顯著增加,從去年同期的 3,794 萬元增至 6,855 萬元。
- 財務結構: 公司財務狀況極為穩健。截至 2025Q3,負債佔資產比率僅 4.67%,流動比率高達 2,317%。此堅實的財務基礎使公司在產業景氣下行時具備強大的抵禦能力。
- 股利政策: 公司致力於將獲利與股東分享,近五年盈餘配發率皆維持在 75% 以上。
4. 宏益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市場趨勢與機會: 全球紡織業最主要的趨勢為 ESG 與永續發展。各大運動品牌已設定明確的減碳與永續材料目標,成為市場的主要驅動力。
- Nike、Adidas、UA 等品牌目標在 2030 年減碳 30%。
- Lululemon 的目標更為嚴格,要求 2030 年減碳 60%。
- 在永續材料方面,Adidas 要求今年即有 90% 的產品採用永續設計或材料;UA 及 Lululemon 則要求 2030 年達到 100% 使用可再生或回收聚酯。
- 關鍵產品發展:
- 環保紗: 持續擴大環保材料應用,從寶特瓶回收紗拓展至織物回收紗及其他有機材料。
- 機能性彈性紗: 為解決含彈性纖維衣物難以回收的問題,公司積極研發易拉絲、舒彈紗、可彈紗等不含彈性纖維的替代品,這些紗種兼具彈性、棉感、輕薄、保暖等特性。
- 差異化紗種: 在既有利基上,持續開發如迷你舞龍、花舞龍、點狀麻花等具特殊花紋與手感的產品,維持技術門檻。
- 合作模式: 公司強調與上下游客戶及供應商共同開發新紗種,以滿足市場的客製化需求,此合作模式是公司過去成功且未來將持續堅持的策略。
5. 宏益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計畫:
- 推動 ESG 永續經營: 全面落實環保、社會及公司治理,已取得 GRS 環保認證、ISO 45001 職安認證及完成碳盤查。
- 提升高附加價值產品比重: 專注於環保及機能性產品的研發與銷售,提高獲利能力。
- 加強研發創新: 持續開發新原料與特殊、多樣化的產品,鞏固技術領先地位。
- 強化庫存控管: 隨產品組合轉變,活化庫存並降低庫齡,減少資金積壓與跌價損失風險。
- 提升資金運用績效: 透過穩健的業外投資,為公司挹注額外獲利。
- 競爭定位: 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於研發能力與差異化策略。透過區隔市場,專注於技術門檻較高、難以被取代的利基產品,不與中國、東南亞廠商進行價格競爭。
6. 宏益展望與指引
公司未提供具體的財務預測。然而,管理層認為,全球品牌對永續發展的強力要求,已為公司帶來明確的市場機會。未來數年,宏益將以 ESG 為核心,運用不同的永續材料,結合其在機能性與差異化產品的研發實力,持續拓展業務,並預期能順利度過目前的轉型陣痛期。
7. 宏益 Q&A 重點
- Q1: 公司未來的展望為何?
A1: 未來發展的大方向是永續與環保。全球前四大運動品牌(如 Nike、Adidas、UA、Lululemon)已發布明確的減碳目標與永續材料使用要求,這就是市場的機會。例如,Adidas 要求今年 90% 產品採用永續材料,Lululemon 目標在 2030 年達到 100%。宏益將基於此趨勢,運用不同的永續材料,努力研發各項產品以拓展業務,這將是未來數年的主要發展方向。
- Q2: 面對中國或東南亞以量大、低價優勢競爭,以及國際原物料波動,公司有何因應策略?
A2: 公司的策略始終是精緻化與差異化,而非低價競爭。在臺灣生產若要走大眾規格路線,絕對無法與中國及東南亞的對手抗衡。因此,除了環保材料的應用,公司更強調在此基礎上求新求變,開發具備不同花樣、手感及機能性的產品,目標是讓產品難以被取代,藉此區隔市場。要達成此目標,研發至關重要,同時也需要與客戶、供應商等合作夥伴共同開發。這不僅是未來的方向,也是公司過去一直堅持的路線。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