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台苯營運摘要
台苯公司(市:1310) 2025 上半年面臨嚴峻的市場挑戰,營運持續虧損。受全球關稅戰、中國大陸產能過剩及下游需求疲軟等多重因素影響,公司營運承壓。
- 財務表現:2025 上半年合併營收為新台幣 47.4 億元,稅後淨損為 3.72 億元,每股虧損 (EPS) 為 -0.70 元,虧損狀況較去年同期惡化。2024 全年合併營收為 114.23 億元,全年 EPS 為 -0.72 元。
- 產能利用率:因應市場衝擊,2025 上半年 SM 廠平均開工率降至約 75%。
- 市場展望:管理層預期 2025 下半年市況依舊充滿挑戰,傳統第三季旺季並未出現 (旺季不旺),且第四季展望與第三季相仿,未見好轉跡象。
- 策略重點:現階段營運重點在於降低虧損,透過減少固定資產支出及彈性調整銷售策略應對。同時,公司正積極尋求轉型機會,未來可能朝向再生能源或能源貿易等新領域發展。
2. 台苯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台苯為台灣主要的石化產品製造商,集團事業群涵蓋石化產業、材料、投資開發及旅遊四大領域。
- 核心產品與產能:
- 苯乙烯單體 (SM):年產能 35 萬噸,為公司最主要的營收來源,佔 2024 年營業比重 95.15%。主要供應國內市場。
- 對二乙苯 (PDEB):年產能 7,000 噸,為高附加價值的特用化學品,外銷至全球 18 個地區。
- 甲苯:年產能 8,700 噸,為 SM 製程之副產品。
- 乙苯:年產能 38 萬噸,為 SM 製程之中間體。
- 產品應用鏈:
- 上游原料:主要為苯 (Benzene) 與乙烯 (Ethylene)。
- 下游應用:SM 主要用於製造 ABS 樹脂、聚苯乙烯 (PS)、發泡級聚苯乙烯 (EPS)、合成橡膠 (SBR) 等,終端產品廣泛應用於家電、汽車零組件、電子產品外殼及包裝材料。
- 銷售市場:SM 產品以國內銷售為主;特用化學品對二乙苯 (PDEB) 則遍及全球市場,客戶涵蓋美國、歐洲、中東及亞洲多國。
3. 台苯財務表現
公司自 2022 年以來持續面臨虧損,2025 上半年虧損幅度擴大,財務指標反映出當前石化產業景氣的嚴峻挑戰。
- 關鍵財務數據 (2025 上半年):
- 營業收入:47.4 億元
- 營業毛利:-2.99 億元 (毛利率 -6%)
- 營業淨利:-3.83 億元 (營業淨利率 -8%)
- 稅後淨損:-3.72 億元
- 每股虧損 (EPS):-0.70 元
- 近年每股盈餘 (EPS) 趨勢:
- 2020 年:0.55 元
- 2021 年:0.20 元
- 2022 年:-0.71 元
- 2023 年:-0.88 元
- 2024 年:-0.72 元
- 財務結構 (截至 2025 上半年):
- 負債佔資產比率:25.2%
- 流動比率:97.9%
- 速動比率:67.7%
- 權益報酬率:-5.11%
- 營運挑戰:高價庫存、產品利差縮小以及終端需求萎縮是造成虧損的主要原因。公司目前未發放 2023 年及 2024 年股利。
4. 台苯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全球石化市場,特別是 SM 產業,正經歷供需嚴重失衡的結構性困境,主要壓力來自中國大陸。
- 市場趨勢與挑戰:
- 中國大陸產能過剩:截至 2025 上半年,中國 SM 總產能已達 2,151 萬噸,佔全球 49%。其進口量大幅下滑,並轉為出口,嚴重衝擊亞洲市場。
- 全球關稅戰:美國發起的全球關稅政策,特別是對台灣課徵的關稅高於日韓,削弱了台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並抑制了終端塑料需求。
- 下游需求疲軟:中國下游 ABS、PS、EPS 亦面臨產能過剩與激烈出口競爭,影響對 SM 原料的拉貨動能。
- 油價影響:OPEC+ 增產壓抑油價,使石化產品價格走跌,加劇了公司的庫存跌價損失。
- 東北亞 SM 需求分析:
- 2024 年東北亞 SM 需求中,中國大陸佔比高達 75.5%,其次為韓國 (11.4%) 及台灣 (7.4%)。
- 產品應用以 ABS (29.1%)、PS (26.8%) 及 EPS (20.7%) 為主。
5. 台苯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面對外部挑戰,台苯採取守勢與攻勢並行的策略,一方面強化內部管理以降低虧損,另一方面積極探索轉型路徑。
- 短期營運策略:
- 強化核心事業:持續進行製程改善,搜尋高效觸媒,提升生產效率。
- 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原料及能源使用效率,減少非必要資本支出。
- 強化工安環保:落實 ISO 管理系統與製程安全管理 (PSM)。
- 整頓轉投資:處理海外非獲利或非策略性投資,回收資金以開拓新商機。
- 長期發展與轉型:
- 公司認為其資本額與資產規模相對較小,進行轉型較具靈活性。
- 目前正積極尋找新的投資與轉型標的,未來發展重點可能跳脫現有四大事業群框架,朝向再生能源或能源貿易等新興領域發展。
- 永續發展與減碳路徑:
- 以 2018 年為基準年,目標 2030 年減碳 30%,2050 年達成淨零排放。
- 已執行的措施包括建置 781KW 太陽能發電、廢熱回收、燃料從重油改為天然氣等。未來規劃將燃煤鍋爐改為天然氣,並持續提高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6. 台苯展望與指引
管理層對 2025 年下半年 SM 市場持保守看法,認為市場將持續充滿挑戰。
- 市場前景:
- 供給面:2025 下半年中國大陸預計將再投產 180 萬噸 SM 新產能;2026 年更預計新增 223 萬噸,市場供過於求的壓力將進一步加劇。
- 需求面:全球經濟成長放緩,終端消費需求疲弱,預期日本、韓國及台灣的 SM 廠將出現常態性減產。
- 獲利空間:在供需失衡的結構下,SM 產品利差短期內難以改善。
- 公司指引:公司未提供具體的財務預測,但強調營運重點將是控制虧損並加速轉型腳步,以應對長期的產業結構性轉變。
7. 台苯 Q&A 重點
- Q: 以往第三季是石化業旺季,目前市況有好轉跡象嗎?A: 沒有好轉。今年出現「旺季不旺」的現象,主要原因是美國對中國的關稅政策,導致客戶在第二季提前拉貨,使第三季需求反而平淡。
- Q: 第四季的狀況會好一點嗎?A: 目前看來與第三季差不多,沒有好轉的跡象。
- Q: 中國的反傾銷政策(註:原文為反內銷政策)對公司有幫助嗎?A: 理論上會有幫助,但執行成效仍待觀察,特別是中國政府對民營企業的管控能力。
- Q: 公司目前虧損,有做出什麼調整政策嗎?A: 目前首要目標是降低虧損,公司的虧損幅度在同業中相對較低。具體措施包括減少固定資產支出、在產品利差過低時減少銷售等。此外,公司正積極尋找轉型標的,認為自身規模較小,轉型相對容易。
- Q: 公司如何看待明年油價的影響?A: 油價對公司的影響已逐漸降低。目前油價穩定主要受地緣政治影響,而非強勁的市場需求。全球經濟趨勢向下,公司對油價後市持保守看法。
- Q: 公司跨足其他事業群,目前的轉型狀況如何?A: 許多轉型計畫正在進行中,但目前處於保密階段,無法透露細節。
- Q: 未來四大事業群中,哪個可能貢獻較大營收?A: 公司的轉型重點可能不在現有的四個事業群,而是會尋找新的方向,例如再生能源或能源貿易等新事業。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