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統一企業於 2024 年度的營運表現強勁,合併營收、合併毛利及合併營業利益均創下歷史新高。
- 營收與獲利:2024 全年合併營收達 6,576 億元,年增 13%。合併營業毛利為 2,151 億元,年增 15%;合併營業利益為 338 億元,年增 18%。歸屬於母公司稅後淨利為 207 億元,年增 12.7%,每股盈餘 (EPS) 為 3.64 元。
- 股利政策:董事會提案通過每股配發現金股利 3 元,維持穩定股利政策。
-
主要成長動能:
- 便利商店及流通事業:受惠於台灣統一超商、菲律賓 7-Eleven 持續展店,以及家福股份有限公司 (家樂福) 全年度營收併入,營收年增 19%。
- 包裝容器事業:統一實業因鐵產品訂單回籠及飲料充填業務穩定增長,營收年增 40%。
- 食品及食糧事業:統一中控飲料業務穩定成長,帶動部門營收年增 4%。
- 未來展望:董事長羅智先表示,集團將持續厚植實力,並看好台灣在服務業領域仍有相當多的投資機會。對於統一中控,維持穩定增長的原則,預期成長率約在 6% 至 8% 之間。集團資本支出高峰期預計將持續約五年,目前正處於第三年。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統一企業集團業務涵蓋四大事業體,各事業體在 2024 年均有不同的發展重點。
-
食品及食糧部門:
- 統一中控為主要貢獻者,飲料業務保持穩定增長。方便麵產品線透過產品力提升,獲利能力顯著改善,「茄皇」系列年均複合成長率超過 100%,「滿漢大餐」與「老壇酸菜牛肉麵」亦有雙位數及高單位數增長。
- 大統益受惠於國內經濟穩定,雖然因原料價格下跌導致營收微降,但毛利反而增加,2024 年稅前淨利創下公司成立以來最高紀錄。
-
便利商店及流通部門:
- 台灣統一超商與菲律賓 7-Eleven持續展店,並透過多元行銷活動帶動同店銷售增長 (PSD)。
- 家樂福自 2023 年下半年併入後,其全年營收貢獻顯著推升本部門營收。
- 菲律賓 7-Eleven 在當地市佔率已超過 85%,未來將利用通路優勢,引入更多元的零售模式。
-
包裝容器部門:
- 統一實業為營運主體。鐵產品業務擺脫前期低迷,銷量顯著回升,帶動部門轉虧為盈。飲料包裝及充填業務則因集團與外部客戶訂單同步增加,保持穩定增長。
-
其他部門:
- 包含統一證券、南聯、統一國際開發等子公司,整體營運穩健。
3. 財務表現
-
統一企業 (合併):
- 2024Q4 合併營收:6,576 億元,年增 13.17%。
- 2024Q4 合併毛利率:32.71%,較去年同期增加 0.39 個百分點。
- 2024Q4 合併營業利益:338 億元,年增 18.11%。
- 2024Q4 歸母淨利:207 億元,年增 12.74%。
- 2024Q4 EPS:3.64 元。
- 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15.98%,連續兩年保持正增長。
- 附息負債:1,574 億元,主要因應企業營運及投資規劃需求。
- 營業外收入:同比減少 116 億元,主因為 2023 年有認列收購家福股權之重衡量利益,以及統一中控處分合肥土地的一次性收益。
-
統一中控:
- 2024 全年營收:人民幣 303 億元,年增 6.1%,創歷史新高。
- 2024 全年淨利:人民幣 18.49 億元,年增 10.9%。若排除 2023 年一次性收益,核心淨利潤年增達 31.8%。
- 2024 全年 EPS:人民幣 42.81 分,董事會建議全數配發現金股息。
-
統一實業:
- 2024 全年營收:新台幣 449 億元,年增 27.3%。
- 2024 全年歸母淨利:新台幣 15.3 億元,年增 125%。
- 2024 全年 EPS:0.97 元,董事會建議全數配發現金股利。
-
大統益:
- 2024 全年營收:新台幣 221 億元,略微減少。
- 2024 全年歸母淨利:超過 13 億元,創歷史新高。
- 2024 全年 EPS:8.24 元,董事會建議配發現金股利每股 7 元。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電商佈局:集團於 2025 年初認購 PChome 私募普通股,目的在於深入了解數位經濟的商業邏輯,並探索電商與實體通路的整合機會。此舉被視為長期策略投資,而非追求短期綜效。
-
點數經濟與生態圈:
- 集團積極整合旗下通路的會員點數系統,家樂福會員點數將於 2025 年 9 月起全面轉換為 Open Point。
- 目標是建立一個跨通路、跨品牌的點數生態圈,提升點數的流動性與便利性,增強品牌忠誠度。
-
中國大陸市場策略:
- 茶飲市場:面對無糖茶的流行趨勢,統一中控持續投入研發,提升無糖茶的工藝與口感。董事長強調,產品力是最終的決勝關鍵,集團在茶飲領域基礎深厚,將持續努力。
- 競爭哲學:董事長強調,中國市場巨大,集團避免陷入價格競爭,專注於走自己的路,以穩健的步伐提升產品力與營運效率,避免「廢動作」。
-
東南亞市場:
- 調整過去策略,積極建立本土團隊以取代外派人員,希望能更接地氣,尋求營運突破。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投資策略:集團採取穩健的股利政策,一方面回應股東期待,另一方面儲備資金,厚植財務實力,以因應未來在台灣服務業的投資機會及不確定的經濟環境。
- AI 技術導入:透過子公司統一資訊,在集團內部豐富的業態中進行 AI 應用實驗。待建立成功模式後,再向外部市場推廣商業運轉,此策略讓集團在 AI 發展上具備獨特的實驗場域優勢。
- 菲律賓市場深化:利用 7-Eleven 的絕對通路優勢,計劃引入更多元的零售業態,如店中店或複合式商場。同時,集團的存貨管理團隊已正式進駐菲律賓,為後續的零售多元化發展建立後勤基礎。
- 統一實業結構調整:面對馬口鐵業務受國際原料行情影響波動較大的問題,公司正努力調整產品結構,朝向附加價值更高的精緻化產品發展,以提高營運掌控度。飲料充填業務的穩定獲利則為此調整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6. 展望與指引
- 集團成長預期:董事長認為,在目前的大環境下,統一中控維持 6% 至 8% 的年成長率是穩健且合理的目標。重點在於追求有品質的增長,而非盲目擴張。
- 資本支出:集團正處於為期五年的資本支出高峰期,目前是第三年。大型物流中心如新市物流園區將於 2025 年第二季開始營運,預計五年後資本支出將回歸正常水平,屆時折舊帶來的現金流將顯著增加。
- 併購策略:集團強調企業整合需要緣分,從不進行惡意併購。近期的投資案均為長期規劃的結果,並無頻繁併購的計畫。
7. Q&A 重點
-
Q: 關於投資 PChome 的電商策略,以及未來的股利政策考量?
A: 投資 PChome 是為了深入學習數位經濟,了解其商業邏輯,並非追求短期綜效。集團將提供穩定的環境,讓其團隊發揮潛力。股利政策以穩健、可預期為原則,一方面儲備資金以應對未來台灣服務業的投資機會,另一方面厚實集團實力以應對不確定的經濟環境。
-
Q: 家樂福導入 Open Point 對集團點數經濟的效益?統一中控今年的成長展望?
A: 點數經濟是集團未來非常期待的一環,目標是建立跨通路、無門戶的生態圈,讓點數像貨幣一樣方便流通。統一中控維持 8% 到 12% 的穩定增長目標,但會嚴格控制,不希望跑得太快。食品的挑戰在於調味能力,目標是做出消費者在家做不出來的商品。
-
Q: 集團在東南亞食品事業的發展預期?台灣零售業成本上升的應對?AI 導入的成效?
A: 東南亞市場過去成效不彰,現已改變策略,積極建立本土團隊,要求當地總經理專注於招募人才。零售業的電費、人力等系統性成本是所有業者共同面對的,考驗的是應變能力,集團在流程創新上仍有很大空間。AI 方面,利用集團內多元業態作為統一資訊的實驗場域,待模式成熟後再對外推廣。
-
Q: 中國大陸市場競爭對手漲價,是否意味著行業格局改善?統一中控如何平衡新品的快速成長與穩健發展?
A: 集團的策略是不要競爭。中國市場非常巨大,不需主動與人競爭。集團有自己的節奏,同業的行為與我們無關。不相信所謂的「爆品」,產品成功需要時間與持續耕耘。我們很多 30 年的老產品,對許多市場來說仍是新產品。
-
Q: 2025 年統一中控在食品和飲料板塊的利潤率改善空間與挑戰?
A: 最大的費用來自於營運中的「廢動作」,而非原物料。集團致力於簡化流程,讓事情合理化,當營運規模健康穩定成長時,利潤自然會產生。關鍵在於避免因外界干擾而做出無效的營運投入。
-
Q: 統一中控在茶飲(有糖 vs. 無糖)的策略與資源分配?
A: 無糖茶在工藝上挑戰極大,最終考驗的是產品力與口碑。集團在茶飲領域基礎良好,會持續努力。有糖與無糖各有賽道,並無衝突,全球糖的用量仍在增加,證明市場需求並存。
-
Q: 統一中控在無糖茶領域的發展步伐?以及對植物茶、養生茶的看法?
A: 發展步伐就是「穩定」。目標是每年 6% 到 8% 的穩健成長。對於養生茶等特定族群產品,集團已有佈局(如韓國雄獅),但現階段資源會集中在茶、奶茶等大品類上,因為在大市場中爭取 1% 的份額,比教育一個新市場更務實。
-
Q: 面對現製茶飲店的競爭,如何看待包裝(RTD)飲料的成長確定性?
A: 關鍵在於關心消費者,而非同業。應思考在不同場景下,消費者最適合的產品是什麼。例如,大容量包裝適合外賣員等特定族群。將商品在對的時間、對的地方定位清楚,就能避免許多「廢動作」,創造合理報酬。
-
Q: 統一實業馬口鐵業務波動較大,公司的應對策略?配合中控成長,統一實業的擴展速度?
A: 飲料部門將持續穩健成長,但會拿捏擴張程度。鐵產品業務受全球行情影響,公司正努力將產品結構朝向高附加價值的精緻化方向調整,以提升掌控度。飲料部門的穩定獲利支持著鐵部門的轉型。
-
Q: 韓國雄獅 (Woongjin) 新建物流中心進度及水廠效益?
A: 物流中心已於 2024 年 10 月正式營運,運作順暢。收購的水廠水源品質優良,是韓國政府認證的四大水源地之一。目前產能使用率約 20%,但集團看重的是其水源的長期價值,未來可能作為其他市場的供應中心。
-
Q: 集團資本支出的高峰期與未來折舊情況?
A: 從前年算起,五年內是資本支出最高峰,目前是第三年。五年後,資本支出將回歸正常維運水平,屆時龐大的折舊將轉為穩定的現金流。
-
Q: 集團是否有海外併購規劃?
A: 集團從不進行惡意併購,企業整合需要緣分。近期並無頻繁的併購計畫。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