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統一企業 2024 年前三季營運表現穩健,合併營收與營業利益雙雙創下同期歷史新高。主要成長動能來自統一中控食品及飲品業務的穩健增長、台灣 7-ELEVEN 及菲律賓 7-ELEVEN 的持續展店與單店業績(PSD)提升,以及自 2023 年 7 月起併入家樂福的營收貢獻。
- 累計營收:2024 前三季合併營收達 4,998 億元,年增 15.2%。
- 累計獲利:營業利益為 287.9 億元,年增 19.4%;毛利率提升 0.4 個百分點至 33.06%,主要受惠於原物料價格回穩及產能利用率提升。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為 175 億元,年增 4.5%,EPS 為 3.09 元。
- 第三季表現:2024Q3 合併營收及營業毛利均創歷史新高,其中營業利益突破 100 億元,營業利益率回升至 6% 以上。合併營收已連續 17 個季度實現年對年正成長。
- 未來展望:公司將持續透過產品創新、通路深耕及數位轉型,因應市場變化。展店計畫與物流園區建置將持續進行,同時維持穩定的股利政策。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統一企業集團業務橫跨食品、流通、包裝容器及其他多元領域,以「亞洲流通生活平台」為戰略核心,業務遍及台灣、中國大陸、韓國及東南亞。
-
食品與食糧事業部 (營收佔比 29%):
- 表現:2024 前三季營收年增 4%,營業利益年增 39%。
- 摘要:統一中控為主要貢獻來源,旗下茄皇、茶飲及海之言等產品均有雙位數成長。受惠於產能利用率提升及原物料成本回穩,獲利能力顯著改善。
-
便利商店與流通事業部 (營收佔比 57%):
- 表現:2024 前三季營收年增 23%,營業利益年增 8%。
- 摘要:台灣 7-ELEVEN 與菲律賓 7-ELEVEN 持續展店,帶動營收成長。家樂福併入合併報表亦為營收帶來顯著挹注。搭配季節性商機與多元行銷活動,帶動營業利益增長。
-
包裝容器事業部 (營收佔比 4%):
- 表現:2024 前三季營收年增 35%,營業利益年增 64%。
- 摘要:統一實業受惠於馬口鐵產品訂單回籠,以及飲料充填業務穩健增長,銷量增加帶動產能利用率提升,促使毛利與營業利益顯著成長。
3. 財務表現
-
2024 年前三季關鍵財務數據:
- 營業收入:4,997.98 億元,年增 15.2%。
- 營業毛利:1,652.35 億元,年增 16.62%。毛利率為 33.06%。
- 營業利益:287.91 億元,年增 19.37%。營業利益率為 5.76%。
- 稅前淨利:354.8 億元,年減 15.92%。主因為去年同期有處分土地及股權的一次性利益,若排除此因素,稅前淨利同比增長 19%。
- 歸屬母公司淨利:175.35 億元,年增 4.54%。
- EPS:3.09 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0.14 元。
-
2024 年第三季財務亮點:
- 合併營收年增 8.4%,季增 10.4%,創單季新高。
- 營業利益突破 100 億元,達 109.61 億元,年增 15.62%,創歷史新高。
- 營業利益率回升至 6.1%。
- 毛利率連續七個季度實現年對年正增長。
-
資產負債與現金流量:
- 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現金及約當現金為 1,022 億元。
- 總借款為 1,697 億元,主要用於營運及投資規劃需求,如物流中心建置。
- 2024 前三季資本支出為 301 億元,用於展店及設備更新。
- 公司財務結構穩健,流動比率等指標皆屬穩定。
-
股利政策:
- 公司已連續 41 年發放股利,累積配股配息合計 82.3 元。
- 過去十年股利配發率多維持在 70% 以上,未來將維持穩定的現金股利政策。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中國飲料市場:
- 面對市場競爭及消費趨勢變化,統一中控推出「春拂綠茶」搶佔 4 元人民幣無糖茶市場,並陸續推出無糖阿薩姆奶茶等產品,順應健康趨勢。
- 經典產品如「統一冰紅茶」透過配方升級與工藝優化,實現雙位數營收增長。
- 透過多場景行銷(如餐飲、節慶禮盒)與線上線下整合傳播,強化品牌價值,如「海之言」在銷售旺季高頻次露出三大飲用場景(勞動、運動、出遊)。
-
中國方便麵市場:
- 公司認為市場並非消費力下降,而是廠商需提供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 「茄皇」品牌定位深入人心,前九個月營收實現雙位數增長。
- 經典產品「統一紅燒牛肉麵」完成全新升級,市場反饋良好,帶動方便麵業務在 2024Q3 恢復正增長。
- 未來將持續打磨產品力,並透過 IP 行銷(如老壇酸菜的老壇爺爺)強化品牌認知。
-
統一實業包裝業務:
- 馬口鐵業務已擺脫美國反傾銷調查影響,客戶訂單陸續回籠。
- 飲料包裝業務除統一中控的穩定需求外,也成功開發天絲紅牛等新客戶,產品線更多元。
- 看好全球減塑趨勢,持續推廣 NBC(充氮寶特瓶)產品,提升市場能見度。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統一超商展店與店型策略:
- 截至 2024 年 9 月底,台灣 7-ELEVEN 店數達 7,052 家,全年淨增目標為 200 至 300 家。
- 因應高齡化與小家庭趨勢,持續展店以滿足消費者對便利性的需求。
- 發展大型複合店型,如台南「湖美商場」集合集團六大品牌,提供生鮮、進口食材及特色餐飲,打造一站式購足的體驗。
- 為應對電費等成本上漲,導入 AI 能源管理系統、省力化設備(自助結帳、智販機),並鼓勵加盟主經營複數店以提升人力運用效率。
-
物流園區建置:
- 為提升集團綜效與營運效率,正於桃園、台中、台南等地建構專屬物流園區。
- 目標是導入科技倉儲設備,實現節能低碳的永續經營,並提供更佳的消費者體驗。
-
數位轉型與電商佈局:
- 投資 Yahoo 電商是為了借重其豐富的數位營運經驗,了解電商經營思維。
- 台灣電商市場佔整體零售額約 12-13%,相較全球平均的 20% 仍有成長空間,公司看好其未來潛力,此投資有助於集團因應數位經濟時代的來臨。
-
永續經營 (ESG):
- 推動內部碳定價機制,以每噸 300 元作為內部碳費基準,強化減碳行動。
- 設定明確的減碳目標,預計 2030 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較 2005 年下降 38%,並逐年降低塑膠使用與水資源消耗。
6. 展望與指引
- 集團整體:公司將持續追求每年獲利穩健增長,並維持穩定的現金股利配發政策,綜合考量集團資金需求、獲利能力與股東期待。
- 統一中控:將持續深化在產品力、渠道力、傳播力三大核心策略,以品牌價值行銷,並保持通路庫存的健康水位,培育未來的趨勢產品。
- 統一超商:將持續依市場需求展店,同時調整店質,聚焦差異化商品,並發展數位平台與 OPEN POINT 會員經營,以提升單店業績與毛利率,應對外在環境變化。
- 統一實業:對馬口鐵產業大環境持保守看法,但憑藉在食品飲料領域的穩定供應鏈關係,仍具利基。未來將持續培養 NBC 等新產品的客戶群。
7. Q&A 重點
-
Q: 面對中國飲料市場競爭激烈且消費降級影響,統一中控如何保持營收及獲利持續增長?未來策略目標為何?
A: 公司核心是重視消費者需求,透過產品創新與口味優化,豐富多元化享用場景。
產品力:推出高性價比的「春拂綠茶」搶佔無糖茶市場,並開發無糖阿薩姆奶茶等順應趨勢。同時,經典產品如統一冰紅茶也進行配方升級,帶動雙位數增長。
渠道力:透過多場景(餐飲、節慶禮盒)培養大口味,激活下層市場。
傳播力:線上線下一體化傳播,透過內容電商與短影音提升品牌忠誠度,例如海之言的旺季行銷。
未來將持續深耕這三項核心能力。
-
Q: 中國方便麵市場銷售動能尚不明顯,統一中控未來如何因應銷售疲弱的現象?
A: 公司認為問題不在於消費力下降,而在於廠商能否提供消費者需要的產品。
透過多品牌、多價位帶佈局,如「茄皇」品牌年複合增長率翻倍成長,「統一紅燒牛肉麵」完成升級後市場反饋良好,帶動方便麵業務在 Q3 恢復正增長。
未來將持續打磨產品力,並透過高曝光活動與 IP 傳播(如老壇酸菜的老壇爺爺)提升品牌形象,將產品推向大單品方向發展。
-
Q: 台灣統一超商已突破 7000 家店,未來中長期的展店目標為何?近期多家大型複合店型是否會是未來的主要店格?
A: 截至 9 月底達 7,052 家,全年淨增目標為 200-300 家,未來會滾動式調整。展店是因應高齡化、小家庭化的人口結構變化。
統一超商致力成為「生活型服務平台」,因應不同商圈推出複合式店型,如台南「湖美商場」集合集團多品牌,提供一站式購足的豐富體驗,滿足消費者需求。
-
Q: 統一超商第三季受到電費等營運成本上升影響 OPM,公司是否有相關因應策略?
A: 營運費用增加是長期趨勢,但超商因規模效益影響相對較小。
策略:
- 透過差異化店型與商品結構調整,帶動單店營收(PSD)持續成長。
- 導入 AI 系統協助門市控制耗能設備,並評估自建綠電場域。
- 導入省力化設備如智販機、自助結帳、AI 訂貨系統,提升作業效率。這些是必要的未來投資。
- 鼓勵加盟主經營複數店,提升訂貨率與人力調度效率。
- 持續聚焦差異化商品與數位平台經營,提升單店業績與毛利率。
-
Q: 統一實業馬口鐵訂單逐步回籠,馬口鐵與飲料包裝的未來展望如何?
A: 飲料包裝:各季度 YoY 維持成長,除統一中控需求穩健外,也開發天絲紅牛等新客戶,產品線更多元化。
馬口鐵:已擺脫美國反傾銷調查影響,訂單陸續回籠。但因鋼鐵市場波動較大,對大環境持保守看法。統一實的利基在於客戶多為食品飲料業,重視長期穩定的供應鏈關係。
新產品:持續推廣 NBC 產品,配合全球減塑趨勢,已獲部分國際公司訂製,未來將持續培養客戶。
-
Q: 集團投資雅虎電商的原因以及未來的計劃是什麼?
A: 統一在實體通路佈局多元,投資雅虎是為了在線上線下界線模糊的時代,借重其數位營運經驗與電商生態佈局能力。
台灣電商佔整體零售額約 12-13%,低於全球平均的 20%,顯示仍有發展空間。此投資是為了看好電商成長潛力,為集團在數位經濟時代的發展做準備。
-
Q: 近年佈建物流園區並有較多購併交易,是否會影響未來的股利配發額以及股利政策為何?
A: 公司已連續 41 年發放股利,過去十年配發率皆在 70% 以上。
未來會持續追求獲利穩健增長,並綜合考量集團資金需求、獲利能力與股東期待來回饋股東。
長期的股利政策將維持穩定的現金股利配發。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