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使用 AI 技術,根據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法說會之官方影音檔 進行摘要整理。本文件的目標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各公司法說會之重點,包括營運狀況、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
1. 營運摘要
- 2023 年財務表現亮眼:2023 年全年 EPS 達到 4.81 元,較 2022 年的 2.59 元大幅成長 85.3%。主要受惠於原料成本結構改善,營業毛利年增 31.7%,營業淨利年增 96.9%。
- 成本結構優化:相較於 2022 年受烏俄戰爭影響,原料成本佔營收高達九成,2023 年成本結構已有效下降至八成多,帶動毛利率顯著提升。
-
一次性獲利回轉:2023 年獲利包含一次性回轉項目,法人分析時應予調整。主要包括:
- 越南地區回轉預提折讓 570 萬美元。
- 台灣地區回轉預提呆帳 9,500 萬新台幣。
- 未來展望與投資:公司對未來市場整合趨勢持樂觀態度,並積極評估各項資本支出計畫以強化競爭力。為支持未來成長,今年的現金股利配發率較低 (約 46%),以保留資金用於投資。
- 重要合作:公司宣佈與日本知名餐飲品牌「鳥貴族」進行戰略合作,將引進台灣市場,為餐飲事業部增添新的成長動能。
2.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
-
食糧事業群:2023Q4 獲利表現強勁,年增 165%。
- 飼料:台灣及越南的飼料業務獲利優異,得益於成本控制及上游原料採購的優化。
- 豬肉:受惠於 2023 年平均豬價維持在 87 元/公斤 的高檔,且原料成本自 9 月起下滑,加上飼養績效改善,第四季獲利顯著提升。
- 油脂:面臨結構性挑戰。美國再生能源政策推動黃豆油需求,導致大量豆粉出口至全球市場,對傳統油廠的營運模式構成壓力,但同時也帶來轉型機會。
- 肉品事業群:儘管國內外供給量恢復正常水位,整體獲利仍優於去年同期,年增 21%。
-
食品事業群:虧損持續收窄。
- 台灣:馬稠後新廠仍在克服從舊廠小規模生產放大至大規模量產所面臨的挑戰,特別是在原料的有效利用與產品去化方面,但整體朝正面方向發展。
- 中國大陸 (東亞):食品業務是未來發展重心。2023 年食品營收佔中國大陸整體營收比重已達 36%,貢獻毛利達 72%,目標是將營收佔比提升至 50%。蚌埠新廠的量產放大過程相對順利。
- 餐飲事業群:2023 年持續獲利,表現優異。
- 東南亞事業群:主要為水產業務。儘管出口量下降,但憑藉優異的生產與接單管理,第四季仍繳出穩健的獲利成績。
- 東亞事業群 (中國大陸):2023Q4 因豬、雞肉價格大幅下跌而遭受虧損。此負面影響在 2024Q1 已顯著減少。
3. 財務表現
-
2023 全年度關鍵指標:
- 營收淨額:1,111.09 億元 (年減 1.9%)
- 營業毛利:149.61 億元 (年增 31.7%)
- 營業淨利:60.20 億元 (年增 96.9%)
- 稅後淨利 (歸屬母公司):40.69 億元 (年增 85.5%)
- 每股盈餘 (EPS):4.81 元
-
利潤率顯著改善:
- 毛利率:13.46% (2022 年為 10.03%)
- 營益率:5.42% (2022 年為 2.70%)
- 驅動因素:獲利大幅成長的主要原因是原料成本自 2022 年高點回落,帶動毛利率顯著回升。公司在 2024 年 2 月底成功掌握原料價格低點,拉長採購部位,進一步鞏固成本優勢。
- 一次性項目:2023 年的獲利包含越南預提折讓回轉 570 萬美元及台灣呆帳回轉 9,500 萬新台幣,屬於一次性利益,影響損益表現。
- 財務結構:截至 2023 年底,公司負債比約為 40%,低於同業平均的 50-60%,顯示財務狀況相對穩健。
4.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
-
原物料市場:
- 趨勢:玉米及黃豆價格在 2023Q4 快速下跌,主要因全球供給充沛及中國養殖需求疲軟。公司放緩採購腳步,並於 2024 年 2 月底的相對低點增加庫存部位。
- 展望:短期內預期原料價格將呈現橫向盤整,因市場將關注北美種植季節的不確定性。
-
國內肉品市場:
- 豬肉:2024 年前兩個月國內產量充足,價格由高點緩步下滑至約 83 元/公斤,市場供需均衡。
- 雞肉:國內生產充沛,但進口量大增,目前約佔市場總需求量的三分之一,導致整體市場供給壓力增加。
-
新業務發展:
- 植物肉:公司看好其在節能減碳趨勢下的長期潛力,將持續深耕並尋求將具競爭力的產品推向全球市場。
- 寵物食品:歸類於農糧事業群,目前營收佔比仍小,但已開始佈局,未來具備出口潛力。公司表示,要對集團整體獲利產生顯著貢獻仍需時間。
-
合作夥伴:
- 鳥貴族:與日本串燒品牌「鳥貴族」的合作備受期待,象徵公司在餐飲領域的擴張。
- 饗賓集團:雙方合作關係緊密,大成持續供應其快速成長所需的原物料,此業務營收歸類於台灣的食品事業群。
5.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
- 長期計畫:公司認為台灣食品產業正進入市場整合階段,因經營法規趨嚴及成本墊高,為具規模的業者帶來機會。大成將積極評估資本支出案,強化在飼料、養殖等各環節的領導地位。
- 資本支出與股利政策:今年的股利配發率較低,主要為保留現金以支應未來的重大投資,包括總部新建工程及其他強化競爭力的項目。公司強調,此舉是為了追求更長遠的成長,而非僅著眼於短期股利發放。
- 競爭定位:憑藉完整的垂直整合供應鏈及穩健的財務結構,公司有信心在市場整合趨勢中扮演關鍵角色,並將台灣的成功經驗複製到其他海外市場。
- 油脂業務策略:面對美國再生能源政策帶來的結構性轉變,公司視其為挑戰亦是機會,正積極思考如何佈局以在新環境中取得先機,但具體策略不便對外揭露。
6. 展望與指引
- 獲利展望:公司未提供具體的財務預測。然而,管理層對公司未來的成長性與發展持相對樂觀的態度。
-
機會:
- 台灣豬肉、蛋雞等產業的市場整合趨勢。
- 中國大陸食品業務的持續增長與獲利貢獻提升。
- 新事業(如寵物食品、植物肉)與新合作(如鳥貴族)帶來的長期成長潛力。
-
挑戰與風險:
- 原物料價格的波動性。
- 國內雞肉市場因進口量大增而面臨的供給壓力。
- 馬稠後食品廠達到規模經濟及穩定獲利的時程。
- 中國大陸經濟及終端肉品價格的復甦情況。
7. Q&A 重點
Q: 請更新馬稠後廠的產能利用率與進度,另外東亞食品營收貢獻 36% 是指集團還是東亞地區?
A: 馬稠後廠的生產能力不是問題,目前的重點在於優化採購與銷售端,以有效去化量產後的多元產品。產能有能力拉高,但需與銷售端配合。提到的 36% 食品營收佔比,僅指中國大陸(東亞)地區的業務,並非集團整體。
Q: 公司對植物肉業務的進度與未來期待?
A: 植物肉符合全球節能減碳趨勢,具有未來性。公司將持續在此領域深耕,並利用產品的競爭優勢,不僅在台灣市場,也希望將其推廣至全球其他市場。
Q: 公司近年配息率從 75% 下滑至今年的 46%,創下新低,未來政策為何?
A: 公司對股價波動與股利減少向股民致歉。較低的配息率是為了保留資金,用於支持公司未來的成長計畫。公司對台灣市場的整合機會及多項資本支出案持樂觀態度,認為這些投資將帶來未來 10 年甚至 20 年的成長性。目前的財務結構穩健,負債比僅 40%。
Q: 關於前面提到的獲利回轉數,是否代表業外有 2.4 億的獲利認列?
A: 2023 年確實有一次性的回轉利益,包括越南的 570 萬美元(預提折讓回轉)及台灣的 9,500 萬新台幣(呆帳回轉)。總金額需視當時的匯率計算。
Q: 寵物食品歸類在哪個部門?目前營收佔比及未來出口的潛力?
A: 寵物食品歸類在農糧事業群。現階段營收佔比還很小,雖然營收成長速度會很快,但要對集團整體獲利產生有感的貢獻,還需要一些時間。
Q: 與饗賓集團的合作是否有新進度?
A: 雙方合作關係良好,隨著饗賓集團的快速成長,大成作為其供應商也共同成長。相關營收由東南亞廠區出貨至台灣,因此歸類在台灣的食品事業群。
Q: 與統一超的合作何時開始貢獻獲利?馬稠後食品廠何時能轉虧為盈?
A: 與統一超持續保持良好互動,不斷評估可滿足其需求的產品。馬稠後廠的虧損正快速縮小,預期很快就能達到轉虧為盈的時間點,但無法提供確切時程。
Q: 油脂產業的「機會」是指哪方面?
A: 當市場發生結構性改變時,能預先洞察未來樣貌並建構相應渠道的企業,就能掌握先機。這屬於策略層面,不便揭露細節。
Q: 今年的低配息是一次性的嗎?未來有機會回到過往水準嗎?
A: 無法承諾未來的配息率。公司的股利政策會與長期發展策略連結。今年有較多的資本支出規劃,包括總部新建等。公司著眼於市場結構改變時的長期投資機會,這需要資金支持,因此難以承諾固定的高配息率。
免責聲明
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更新資訊而調整。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閱讀進度